清华的JMS进来评论一下

打印

161100条/页,2页

1 2
您是第11347位读者

楼主 施老师2010/1/7 13:04:00

  施一公事件逻辑学教育[作者:yehe]
  
  A:施一公不诚实。
  B:别的海龟更不诚实,你咋不说呢?
  
  A:施一公不诚实。
  B:有本事你比他多发几篇CNS论文来。
  
  A:施一公不诚实。
  B:施一公是一位勤劳勇敢善良正直的教授。
  
  A:施一公不诚实。
  B:比前年的海龟已经进步很多了。
    
  A:施一公不诚实。
  B:你自己也干过坏事,你有什么权力说施一公不诚实?
  
  A:施一公不诚实。
  B:你这么说是什么居心什么目的?
  
  A:施一公不诚实。
  B:滚去北大吧。
  
  A:施一公不诚实。
  B:北大给了你多少钱?
  
  A:施一公不诚实。
  B:再不诚实也是有名的教授,凭这个就不能说他不诚实。
  
  A:施一公不诚实。
  B:方肘子是诚实,可是不符合我国的具体情况
  
  A:施一公不诚实。
  B:胡说!施一公比方肘子诚实五倍!
  
  A:施一公不诚实。
  B:凡事都有个过程 现在还不是讲诚实的时候
  
  A:施一公不诚实。
  B:光抱怨有什么用,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努力去做实验发paper。
  
  A:施一公不诚实。
  B:方肘子心理阴暗,连施一公回国也要发牢骚
  
  A:施一公不诚实。
  B: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诚实,美国人诚实,你去吧
  
  A:施一公不诚实。
  B:不是改革开放,你现在SCI都没有,还有劲在这里唧唧歪歪

  A:施一公不诚实。
  B:大家小心A,此人IP在国外

  A:施一公不诚实。
  B:tmd,我怀疑你是轮子。

  A: 施一公不诚实。
  B: 施一公你都说不诚实,你还是不是中国人!!!

2 ==2010/1/7 13:09:00

我是想来看有几个qhde

3 = =2010/1/7 13:27:00

去年施一公来北大生科讲座的时候听过一次,讲的好像是和细胞凋亡cascape通路相关的一个蛋白的结构吧。觉得思路蛮清晰的。好像牛paper很多。算是北京这边有数的几个大牛之一吧。

4 民工技术学院2010/1/7 13:29:00

我想看RID的和上层建筑学院的KINZU

5 = =2010/1/7 13:37:00

惊见我室友导师全名……

6 嘿嘿2010/1/7 13:40:00

==2010-1-7 13:09:00
我是想来看有几个qhde
============+1

7 = =2010/1/7 13:41:00

我只是想进来喊SZB的
表以为批个QH的皮就不算外来生物了

8 = =2010/1/7 14:00:00

方舟子的仇家……

9 = =2010/1/7 14:03:00

5L是QH生科院的研究生?

10 = =2010/1/7 14:11:00

这是怎么回事?

挺有趣的啊

11 ==2010/1/7 14:14:00

觉得施真的还好了,挺有激情一人,学术成绩摆在那

12 = =2010/1/7 14:26:00

施一公:1施一公:170万元年薪买来的爱国旗帜70万元年薪买来的爱国旗帜
施一公:170万元年薪买来的爱国旗帜
施一公:170万元年薪买来的爱国旗帜??
施一公:170万元年薪买来的爱国旗帜

  
    受信仰的追问,施教授敌营十八年后终于放弃了美国的高薪,满怀最朴素的
  爱国感情,毅然果奔回到了母校清华,要为祖国健康工作三十年。2008年的最后
  一天,施教授把全家从美国接回来后,马不停蹄地又去实验室加班,为中央电视
  台的新闻联播无偿出演《#1 YAN Lab》男主角。
  
    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经济日报所有的宣传报道不约
  而同地忘记了一个能感动中国的细节:清华给施一公的低薪的具体数字。现在清
  华的一位教授透露了这个细节,原来施一公这面爱国旗帜是用170万元年薪买来
  的。
  
    施一公果奔前任教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正教授平均年薪是17万2千美元(2007
  年)。即使施教授的年薪比他的正教授同事们的平均数还高50%,那么也就25万美
  元左右。这就是说,即使按绝对数来比较,施在清华的年薪和在普林斯顿的也大
  致相等。而论相对数,前者则远远高于后者,高得骇人听闻。在普林斯顿,施的
  年薪比他同级教授的平均数高50%,而在清华,前者是后者的20倍;在普林斯顿,
  施的年薪是他的博士后的6倍左右,而在清华则是60倍左右。
  
    有人认为:“这个没办法,It's buyers' market and 人家有这个price
  tag。 你也可以说给我340万我也不去,但前提是要有人对你开价。股市为什么
  跌?因为卖股票的比买的人多。”这种似是而非的一派胡言颇有些迷惑性,似乎
  只要是买卖双方自愿的,就天经地义了。这等蠢货不在读书人中还真找不着,只
  有这些食而不化半瓶晃荡的人才会没有COMMON SENSE地把一知半解的几个空洞
  名词当作判断事物的标准。不需要谈开放市场自由交易的理论, 就让施一公挂
  上这60倍的price tag,看看这样的buyers' market和股市会不会出现在纽约、
  伦敦、法兰克福和东京。不用拍脑袋也知道,即使在最资本主义的美国也没有这
  样的买方市场和股市,首先,世界上就没这么蠢的买主。
  
    清华当然不是蠢的买主,因为它压根就不是买主!它只是个买办。最终为高
  价姑娘西施这桩荒唐丑恶买卖买单的是广大的没有知情权的贫穷的纳税人。清华
  这个买办不但表掏自己的腰包,还会从这个买卖中名利双收。这才是这个疯狂
  买办的动力来源。这种荒唐畸形交易为什么能瞒天过海呢?因为这里有一个不易
  为象牙塔之外的广大纳税人所识破的高科技障眼法:豪赌大科学的六合彩赌局。
  对其技术细节感兴趣者可参见本人的《施一公究竟是什么样的一面旗帜?》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 ... ia9/shiyigong19.txt)
  
    博士后在生物学实验室里是独当一面的干将,一个几十人规模的实验室的老
  板的工资是其大将的60倍,更别说研究生了。这种科研体制能调动施一公以外的
  任何人的科研公关积极性?想不清这个问题的话,可以想像一下比班长工资高60
  倍的排长带兵攻城的情形:“兄弟们,为了XX,跟我冲!”这在贩毒走私的土匪
  黑帮里都"simply doesn't work。" 施一公说他回国要努力改善中国的现行的不
  合理科研体制。现在,我们在看到他带头践踏合理科研制度的第一次成功的努力
  之后,又看到了这个第二个成功的努力了。
  
    施一公对记者说:“我对国家非常有信心,心底无私天地宽。这个国家在持
  续变化,学术环境肯定会不断改善,可以达到一定水平,吸引世界上最好的人才
  到中国工作,一定可以!”我完全赞同你,施教授,一定可以! 创下了吉尼斯纪
  录的60倍工资差别连爱国旗帜都能买到还有什么买不到?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
  一定可以!施一公,我对你非常有信心。
  
    60倍工资差别买不来学术环境的改善,只会买来学术环境的毒化,致命的毒
  化!
  

13 = =2010/1/7 14:27:00

施一公真真正正得罪了方舟子


pipetman (,金花!,大龙!!): 这一次方舟子打施一公,开始是以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规则说事,到最后忽然冒出一句施一公宣称中国人不配享有美国的民主。颜宁为师辩护,方舟子前面几条都不回应,偏偏抓住翻译的美国的民主不能简单地适用于中国纠缠起simply。 按说施一公这次就算不慎触犯规则,那么合理的程序是先举报给基金位,假如基金委无作为,则指责基金委;如果基金委有行动,而施一公狡辩,则应狂踩施一公也 不迟。何以分分扰扰纠缠不清呢?网上诸君显见是年轻人,包括那些王鸿飞、颜宁也是个象牙塔里出来的,看不到事物本质,还给自己惹麻烦。 翻翻历史,就知道施一公是真真正正触怒了方舟子,不是学术,而是两条: 1.“民主” 2. 学术成就 方舟子何许人?看看新浪网页对他的介绍 http://tech.sina.com.cn/d/focus/fangzhouzi/index.shtml “方舟子,闻名学者。 本名方是民,19679月生于福建云霄县。1985年考人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1990年本科毕业后赴美留学。1995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罗切斯特大学生物系、索尔克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分子遗传学。定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自由职业者,主要从事网站开发和写作。” 先说句题外话:方舟子什么时候成了闻名学者了?哪个方面的?谁定义的? 再说正题:方舟子与施一公同年出生,同年人大学,同年出国,同年拿Ph.D,只可惜十年之后,施已经是公认的华人生物学家中的佼佼者,公认的闻名学者;而方舟子却只能自封一个闻名学者。一个混迹于生物圈超过10年的人要放弃自己的专业总是不情愿的,心里总有那么一丝酸楚;一碰到同年几乎同等教育而又极为成功者,那嫉妒之情便如滔滔江水,自己也控制不住吧。 再者,方舟子在科大求学期间正是方励之任科大校长,普及民主教育的时候。(又题外话:方是民与方励之有血缘关系吗?)方舟子想必不会不参与64,不会与64血卡无关。那他施一公也是同时代的愤青,也与64月兑不了关系,想来也是64血卡。而你施一公不但不与G·C·D不共戴天,反而大声宣扬美国民主不适用于中国,你这叫什么?这叫背叛。我们要捍卫的是言论自由,是民主,你施一公真不是好人啊,看我怎么让你身败名裂,让你投靠G·C·D! / 这回明白了吧?看事物要看本质。 修改:·pipetman Aug 25 01:53:34 修改本文·[FROM: 67.18.]

=================
gggoogler (
业余爱好是睡觉): 我个人直觉是:施一公是真真正正触怒了方舟子,是:民主”。 他们那一代人,视这个为神物,不惜搞出腥风血雨。真正惹怒了方的是这个。。 修改:·gggoogler Aug 25 02:13:37 2008 修改本文·[FROM: 75.82.]??

=================
netghost (Up to Isomorphism):
莫名其妙,觉得痛苦了还不逃,这不是受虐狂还是什么?? 都现在了还有人觉得搞科学就应该吃苦,真是无语。 : 方就是怕做薄厚的痛苦,逃离了这个行业,1998年就月兑离了。。。估计开始是随便搞 : 的打假,后来越卷越深了。。。我不是很看得起他,我认为他是行业逃兵。他的科 : 普在我眼里一钱不值,当然对很多人有用。我这里说,我在BBS 上第一次说; 方的 : 科普在我眼里一钱不值。以前也从来没有说过他坏话。 : 我信仰中医,但不迷信。我认为方只是用当代的科学知识去JUDGE 别的领域。在他 : 眼里,世界就是所有大学研究所 研究系,专业的总和。 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 : 在无边无际的世界,有几个小斑点,比较可靠地研究清楚了,这就是大学里教授的 : 东西,称之为专业的东西,这些小斑点外缘在扩张,这就是我们这些WSN 正在干 : 的事情。还有些地方,前人模糊指了指,有些有趣的东西,但不是非凡SOLID,确实 : 在我们这些斑点之外。可以称为前科学。

==================
Wolbachia (
爱其死以有待也,惜其生以有为也): 方舟子本来就是周兴,来俊臣那种人,你以为那些人要是没有无限变态的睚眦必报刻薄寡恩能担当得下来的? : 我有同感,以前方舟子虽然有些偏激,但打假对国内学术界还是很有用必要的。但这次 : 不知为什么有种感觉他似乎为了某些私人恩怨,不是那么光明正大的。

14 ==2010/1/7 14:31:00

SZB

15 me too2010/1/7 14:33:00

那个做文科就是没有做理科的人气高,人家一个研究室就在气势上压倒你了

在中国做文科 悲剧

16 = =2010/1/7 14:52:00

http://v.ku6.com/show/jW2FegcrtR78Hbky.html

17 = =2010/1/7 14:56:00

连逛了三个WZ贴

不是认领导就是认同学的。。。XQ果然卧虎藏龙啊

18 2X2010/1/7 14:57:00

不了解。。不予评论。。。但是爪之。

19 = =2010/1/7 14:58:00

做人要低调,表有事没事吹嘘自己爱国

这个价格本身挺正常的,你不吹别人也没法闲话你

20 @@2010/1/7 15:05:00

看到syg的名字,立刻想到去年pku一个人在他手下干活,后拒掉Harvard,caltech,王子屯,芝大。。去了洛大来着

膜拜。。。t

fs

fs

fs

21 = =2010/1/7 15:06:00

民工技术学院2010-1-7 13:29:00

我想看RID的和上层建筑学院的KINZU

=================

民工技术学院是THU?

上层建筑学院是PKU??

22 = =2010/1/7 15:07:00

QH的就可以不szb吗??

23 = =2010/1/7 15:33:00

有多少清华的JMS?

24 裸考2010/1/7 16:50:00

强人好多,我好悲剧T T

觉得人生暗淡了。。。

25 LZ你SZB吧2010/1/7 16:55:00

个人不怎么待见这人

不过今年学生节上的诗朗诵着实把我震了= =

不管他啥目的啥条件回来,会背梦游天姥喑留别,这意义微妙得很

有这样的人当院长大概可以改变一下生科留美预备院的称号吧

不说别的,刚卸任的院学生会主席不出国了,这放以前根本不可能的事儿

fs

哦fs

哦哦fs

26 梦游天姥吟留别2010/1/7 17:21:00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喑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唯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7 = =2010/1/7 17:33:00

施一公,学术超男啊

28 = =2010/1/7 17:40:00

他确实很牛的一人啊……虽然回来之后这几年好像没发什么paper。反正我是觉得人才的话多花点钱无可厚非,何况做生物本来就很花钱

29 - -2010/1/7 17:48:00

30 = =2010/1/7 18:06:00

惊见母校大名

LZ开这么高端且无关的帖子,实在还是该上个ZB吧

31 - -2010/1/7 18:16:00

我是来羡慕+崇拜+嫉妒QHer的

32 = =2010/1/7 18:18:00

不做留美预备院又能有啥出路对门的飘出去

33 = =2010/1/7 18:19:00

看到syg的名字,立刻想到去年pku一个人在他手下干活,后拒掉Harvard,caltech,王子屯,芝大。。去了洛大来着

======================

不理解

要是留在TSU手下干活也有罢了

难道能把美国科学院院士都拒了,就去了UCLA?

34 = =2010/1/7 18:22:00

他确实很牛的一人啊……虽然回来之后这几年好像没发什么paper。反正我是觉得人才的话多花点钱无可厚非,何况做生物本来就很花钱

=====================

其实他在国内申项目肯定比在米国容易,钱也多

国内对研究的限制也少

不过他做结构生物学层面上的东西也不是太多限制

人各有志吧

35 = =2010/1/7 18:29:00

梦游天姥喑留别2010-1-7 17:21:00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喑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唯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这明明是高中语文的必背篇目
随便一个省重点高中的学生都能背出来

36 = =2010/1/7 18:31:00

看到syg的名字,立刻想到去年pku一个人在他手下干活,后拒掉Harvard,caltech,王子屯,芝大。。去了洛大来着

======================

不理解

要是留在TSU手下干活也有罢了

难道能把美国科学院院士都拒了,就去了UCLA?

============

非UCLA,是洛克菲勒来着

37 = =2010/1/7 18:49:00

好多QH的姑娘啊

不过

SZB

38 = =2010/1/7 18:52:00

人会背这个没什么 背的意味很微妙

39 = =2010/1/7 19:20:00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40 = =2010/1/7 19:28:00

纯粹进来围观清华er

41 = =2010/1/7 19:43:00

至少比以前北大的陈章良强多了

42 = =2010/1/7 20:25:00

fs

fs

fs

43 膜拜…2010/1/7 20:43:00

好厉害,LS几个QHer,让我蹭蹭

44 = =2010/1/7 20:48:00

于是又想到清华夜话了

理科无能者膜拜一记

某人如果你在这贴给我隔空CHU一个

45 = =2010/1/7 21:09:00

在此还能遇见校友。。。

在那儿4年就没遇上过一个哈日的

46 = =2010/1/7 21:39:00

纯粹进来围观清华er

==================

+1

47 反啊反2010/1/7 21:42:00

排32l,别说光thu的,认识的上交的、科大的,凡是不读研不留美的,全改行了,想想就可惜,当初那么高的分数被忽悠进去。

生科光环应该褪色得差不多了吧

曾经的QQ快餐背后5号楼糯娘一只飘过

48 出路2010/1/7 22:06:00

总觉得现在生科人活得虚无,为出国而出国

个人感觉,至少在学术上syg给学生指了个方向,算是有启发作用吧

另外有这么个标杆横着,总能刺激一些人奋发

49 = =2010/1/7 22:09:00

生科改行的一枚默默飘过……其实我还是有点后悔想回实验室的……可是,真的很辛苦

50 = =2010/1/7 22:09:00

那啥,看DL,隔壁的真是时时不忘我们啊

永不消逝的KZN

51 ==2010/1/7 23:06:00

替wh大学生科院的亲友来膜拜qher

52 = =2010/1/7 23:46:00

排32l,别说光thu的,认识的上交的、科大的,凡是不读研不留美的,全改行了,想想就可惜,当初那么高的分数被忽悠进去。

生科光环应该褪色得差不多了吧

曾经的QQ快餐背后5号楼糯娘一只飘过

---------------
单纯想说QQ价格真便宜。
上回被同寝室帝都GN带着去吃套餐+巨无霸+苹果派才花了三十块左右...
就是巨无霸的生菜放太多了= =

53 ==2010/1/8 0:14:00

清华的莫名其妙的帖子难道就可以不用SZB?

54 = =2010/1/8 0:24:00

爬玩旁边L过来借楼问问,有人想勾搭的么?

55 --2010/1/8 0:54:00

啊住过老5号楼的是大师姐啊,拜一个

56 = =2010/1/8 0:56:00

曾经的紫荆八号楼er飘过……

57 - -2010/1/8 6:56:00

不说别的,刚卸任的院学生会主席不出国了,这放以前根本不可能的事儿
---
这是谁啊= =
出国也没那么好 在外面晃一圈回去不一定比直接改行工作混得好 适合自己最重要
说实话 我觉得现在没必要这么多人学生物 多浪费 除了少数有头脑有兴趣的人 在哪做民工不是一样。。。所以这几年出国的人变少 也不见得不是好事 至少不是盲目的随大流。。。

58 =……=2010/1/8 8:53:00

糯娘都来了还一只能吃不。。


59 QQ啊2010/1/8 9:02:00

最近M降价得厉害,QQ没优势了= =

60 = =2010/1/8 10:09:00

QH的JMS真多啊

61 = =2010/1/8 11:04:00

56住8号,美院的?

62 = =2010/1/8 11:19:00

单纯进来说

QHer也要SZB

同围观

63 = =2010/1/8 11:45:00

清华的姑娘可否传授一些学习好的经验?

64 = =2010/1/8 11:52:00

那啥,看DL,隔壁的真是时时不忘我们啊

永不消逝的KZN

两校都是喷对方的一把好枪

65 = =2010/1/8 12:02:00

1. 我想GD做结构的JMS,不一定非得是清华的><

2. 这帖子让我想起了艾菲,泪牛。。。


66 散了散了2010/1/8 12:04:00

大家RID,这都16周周五了,自习室图书馆宿舍避风塘在等待

LZ你还在的话S个ZB吧

67 = =2010/1/8 12:26:00

单纯想GD清华女博士

68 = =2010/1/8 12:30:00

仰望ls……为毛啊?

69 = =2010/1/8 12:36:00

强势围观

fs

fs

fs

70 ...2010/1/8 12:50:00

散了散了2010-1-8 12:04:00

大家RID,这都16周周五了,自习室图书馆宿舍避风塘在等待

-----

哈哈哈 目前没考试的人看着学妹得瑟的飘过。。。孩子们好好自习去吧表在这刷XQ= =

话说 清华女博其实大部分不是THU毕业吧。。。

71 = =2010/1/8 12:55:00

明天就要成为第三类人的QHer内牛满面看ls……

72 ...2010/1/8 13:04:00

明天就要成为第三类人的QHer内牛满面看ls……
-----
汗 我是觉得女生如果不出国大部分读研了 至少我认识的人里女生在国内读博的很少。。。不过THU的人一般不这么自称吧 而且为啥是明天= =

好吧 我是生THU毕业+biochem女博 要被解剖么。。。

73 = =2010/1/8 13:08:00

是明年打错了= =ls还在学校不?

74 ...2010/1/8 13:13:00

不在了啊 去年毕业的 时差中。。。正准备躺平去。。。

75 = =2010/1/8 13:40:00

当年央视拍普林斯顿纪录片的时候采访施一公的团队,那时候颜宁还是小女生的说

76 - -2010/1/8 14:24:00

OTL

77 = =2010/1/8 18:33:00

王晓东更牛一些吧

78 = =2010/1/8 18:34:00

好吧 我是生THU毕业+biochem女博 要被解剖么。。。

=====

GN你在哪里时差的啊??

79 ==2010/1/8 18:54:00

生科继续读研的飘过……一直逃避下去总不是个办法啊

80 = =2010/1/8 20:04:00

做生物的在国外混到死也不过是个小BOSS

拿项目抢钱哪拼的过人家

回国了随便编排个课题就能圈一大笔钱

稍微包装一下就能变成行业TOP

看一看这几年多少学生物的回国混就知道了

不好意思FQ了点

不过纯粹是针对目前国内的科研现状

并无影身寸施公之意

81 = =2010/1/8 20:05:00

同来围观QHER

82 反啊反2010/1/8 20:43:00

to 55l,老5号楼里住过的系可多着哪……被叫大师姐心虚一下,汗。

to 66l:毕业太久,目前图书馆早晨7点前的长龙安在否?异常怀念老馆的暖气和书卷味道


在校时不怕写不过同届里那两个写文的名人,怕的是流体力学和统计数学还有变态的全英文专业课,现在终于可以凸了……

83 ...2010/1/8 22:44:00

GN你在哪里时差的啊??
----
米国大农村。。。

真心说学生物回国混得好的是少数 而且这些人本来在国外混得也不差 即使回THU做faculty也有很多不得志的 不管是硬件还是经费上都有落差 尤其是做细胞和医学的 再加上国内的各种条条框框 很多人在国外呆久了适应不了。。。
当然以上针对有远大志向的 像我这种混混日子就行的想回国纯属贪吃。。。= =

84 一一2010/1/8 22:53:00

围观清华er

85 = =2010/1/8 22:54:00

纯粹是来蹭一下THer的才气的...

86 0-02010/1/8 22:55:00

= =2010-1-8 0:56:00
曾经的紫荆八号楼er飘过……
--------------------------------------------
我们不会认识吧。。。

87 = =2010/1/9 8:54:00

摘要:
首先我想先谢谢科学新闻,谢谢给我这个机会,说心里话,本来觉得这样一个讨论会,期望值没有很高,但是第一个小时过了以后感觉非常激动,刚才听了张杰老师讲的一些东西,他的幻灯片一张一张的感觉很亲切,里面的很多观点、想法我觉得和我本人的想法挺口勿合的,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google_ad_client = "pub-3332019644544960"; /* 336x280, created 9/27/09 */ google_ad_slot = "0516929991"; google_ad_width = 336; google_ad_height = 280; //--> </script> <script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type="text/javascript"> </script>
首 先我想先谢谢科学新闻,谢谢给我这个机会,说心里话,本来觉得这样一个讨论会,期望值没有很高,但是第一个小时过了以后感觉非常激动,刚才听了张杰老师讲 的一些东西,他的幻灯片一张一张的感觉很亲切,里面的很多观点、想法我觉得和我本人的想法挺口勿合的,感觉非常好,我中间想做一些评论,我想自己还有很多时 间说,我现在就把我的观点阐述一下。

??

我用了半天想出一个标题,昨天晚上才写出来,跟千人计划有关:“保证千人计划的合理实施会对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至关重要”。这听着好像有点言过其实,如果没有千人计划中国就不能发展科技吗,当然可以发展,而且可以发展得很好。下面我讲点个人亲身体验的例子。

??

在 第一次神五发身寸的时候,我还没有回国,还是在美国。我观看神五发身寸,我记得大概是晚上九点来钟,第二天下午六点多钟,知道上午回收了,挺高兴的。我记得发 身寸那天晚上观看的时候,非常紧张,在沙发上两手攥了一手汗,出事了不止是中国人丢脸,航天员的生命就没了。看到成功发身寸以后感觉挺激动的,第二天就开始寻 求各种美国的媒体上网看,我很少上网,神五发身寸后,我花了整整一天时间上网,到普林斯顿的小店买各种报纸,仔细分析一下看外电怎么评论神五发身寸的成功。我 先讲《纽约时报》怎么评论的,在A版的第三版,整整一页,大家可以去看,就介绍神五发身寸和中国航天事业的不可思议的一些特点。同时他们拿美国航天飞机发身寸 与神五做对比,我不能完全记得文章的观点,我知道一个大概的结论:中国一次再一次的挑战西方的。比如说神五一个项目,不是一个人的项目,也不是一个单位的 项目,它是一个国家的项目,它囊括了几百成千甚至几万名科技人员甚至几十万都不过份,清华大学只是提供神五里面几个关键技术,像倾全国之力做一个神五的项 目,美国人也在问,你还能做几个神五?当然神六神七也上天了,我是一个居安思危的人,这可能是我的性格弱点,我一般都在担心,看到这篇文章以后我担心很多 很多,尤其是《纽约时报》文章结尾的话,写美国的航天飞机。航天飞机的技术远远高于载人飞行的技术,要知道,美国载人飞行50年之前就完成了,登月计划 40年之前就完成了,像神五神六神七这样的航天,在美国一个人带着一个团队去完成,像老板带着一批学生,需要一个大师级的人物带领一个项目上去做。我这么 说什么意思呢?说咱们培养的人才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才。现在我们培养的人才,大学、研究生、博士生出来以后往往是雕塑好的人才,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不是 让他成为比较“粗”的一个栋梁之材,可以到一个新的环境下塑造成一个新的人才。我们拿的不是科学博士是叫哲学博士,我们学的是方法论,怎么做科研,不是做 哪个科研就一定要这样做,不是这样。我的引申多了一点,我很担心,我担心,我当然希望,我也盼望咱们的航天事业一次再一次的挑战西方,我很担心,你这么样 怎么持续发展,再一个更大的航空工程难道要调动上百万上千万人吗?

??

再举一个例子,我不讲具体的学科。有一次有一个咱 们的大学教育代表团访问,也是在我回国之前,有个代表团访问普林斯顿,我也去吃饭了,在吃饭的席间,当时在座的有魏钱光(音译)魏老,我跟他说我们中国的 很多学科很发达,他问我什么学科,我说比如说某个大学的某个学科在世界排第七,魏教授就问我,你说这个第七是怎么排的,我说按照影响因子排的。魏教授讲, 一公,恕我直言,我不知道中国有哪个学科排到第七。如果这个学科是为国家做重大项目的话一定是第一,如果按做工程科学的话,我觉得他进不了世界前30,我 当时听的目瞪口呆。居安思危,大家没有必要为一时的成功欢呼雀跃的太久,我们更应该想想国家面临的瓶颈在哪儿,我们究竟有什么弊病让科技不能迎头赶上。我 一个朋友跟我讲,说一公你说中国科技发展很快,你到处都在这样说,他说你告诉我,中国过去40年,究竟中国有什么样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引领了世界科学技术 的发展,改变了人类历史,或者是改变了某个学科的科学史,你举出一些例子来。问的我是目瞪口呆,我说,最后我想了想,在我的学科里我说,人工合成胰岛素是 中国人做出来的,他说那是一九六九年,我说胰岛素的晶体结构,也是世界领先的,他说但是别忘了那是1971年,四五十年之前了。刚才爱思维尔的副总裁说 了,中国的论文已经是世界第二了,仅次于美国,而我们的影响因子呢,他说的很客气:我们的质量有待提高,是有待提高吗大家想一想?我觉得,大家应该醒一醒 了。我们应该看一看中国科技现状,我也非常希望千人计划能够合理实施,我非常担心非常关心千人计划能否得到比较好的实施,用这两个例子讲完以后,我想大家 大概知道我今天会讲什么。

??

千人计划,由中组部牵头,是一个海外高层次的人才引进,这里面大家都看到了,它不止是科学创新,也就是科研、大学、研究系统,而且还包括创业,包括高科技、应用,第一批千人计划126个人中间,创业占了一半还多一点,真正的科学创新只有一半不到一点,这就是千人计划。

??

我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为什么要实行千人计划,因为有很多理论,其实有的时候,我再跑一点题说。在美国其实我也不上网,我也很少上网,回国我上网比美国多多 了,但是还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时间。我发觉在中国,一些应该说是世界上都公认的真理在中国要争来争去,大家还可以把它翻来复去咬文嚼字在那儿争,比如说世 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的教授,大家在座的有人还要争这个话题吗,网上争的不得了的厉害,需要争吗?

??

我给大家举生命科学的例子,以此说明我为什么觉得千人计划一定要执行?

??

刚 才看了张杰老师的数字,其实我挺振奋的,我没想到咱们有这么多人才,有2.7万人副教授级以上的,6.5万人助理教授在海外,这是非常大的资源。因为我曾 经担任过华人生命科学协会会长。在生命科学界,改革开放以后从大陆出生到美国留学,现在美国研究型大学,不包括研究院所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及教授的人, 我们2007年做了一个统计,我们在34个州上的数据(还有16个没有获得数据),一共是2600人,在生命科学领域,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共有 3000人左右,其中教授超过800人,1/3左右。而1998年呢,当时我去普林斯顿一年,这是我自己的估计,我觉得不会超过200人,很可能就100 人,这个数字从1998到2007年短短九年里面,大家可以算一下增加15—30倍,这个数字还在增加。当然我举这个例子想说什么呢?就是说,我们在海外 有极其丰富的人才资源,生命科学只是一个例子,任何一个学科我想一定有很多中国人,这个资源是不可思议的,我想中国人在海外的资源已经是世界一流,已经引 领世界学术前沿了,这是毫无疑问的。

??

但是第二条,我们最优秀的年轻华人生命科学家,他们的第一选择还是在国外,去年 在清华大学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想挖一个人,这个人叫王宏伟(音译),他获得了六所大学的offer,包括耶鲁大学,UCSD等,最后他没有回清华工作,但 是他能回到清华面试,能够考虑清华对我也是一个挺大的鼓励,他应该说是很想回清华,最后决定不回来了。说心里话,不管在座的你承认不承认,不管我承认不承 认,事实是我们在海外最优秀的年轻科学家,首选海外的教授、助理教授位置,即使你给他两倍的钱他不会回来,我是说两倍科研的钱,我很担心,你不担心吗?如 果我们高校中最富有创造力的、30—40岁这些人,我们招回国的起点已经比美国一流大学、一流研究院所低了一截,你怎么能够迎头赶上,如果这样的话差距只 能越拉越大。其实有时候挺激动的也挺沸腾的,感觉心有余力不足,我前两天回美国搬家,看到麻省理工的校长,他是神经科学家,做神经的,他在美国发表演讲, 他讲生命科学的第三次革命马上就要开始了,他说已经开始了。他讲第一次革命是指发现DNA双螺旋的结构,可以说物理进人生命科学带领一次革命。第二次革命 是数学和计算机,人类测序完成以后,引起整个生命科学的一些变革,大家开始感觉到一些影响了,我相信再过十年十五年,在座再去看病的话,会有很大的变化, 第三次他认为生命科学的革命会和工程融合,其实我非常非常赞成。但是看了他的演讲之后,我也非常的担心,因为我觉得,我们的一些学科交叉,我不知道,我了 解情况还很有限,所谓的交叉仅局限于皮毛,局限于表面。我们为学科交叉而学科交叉。我觉得我们落后很多,而且这个差距在加大,每次和美国同事接触都有这种 感觉。美国有一大批极其优秀的青年人,30多岁,很有创造力,不是几百几千,而是几万人在各个学科非常出色,对不起,我觉得国内这方面的人也有,数目太 少,我觉得差距太大了。

??

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回来呢?你可以问他们,他们可以告诉你各种原因,有生活原因,其他原因,我 觉得对国内科研环境的担心是一个重要原因。他们不认为就国内的学术环境,他们回来以后可以月兑颖而出,可以成为栋梁之材,如果他们不靠一个大树,没有一个很 资深的科学家支撑他们,他们不站队的话,他们很可能什么也做不了,这是一个事实。这也是为什么在一开始我本人非常希望,有一个比较资深的高层次的人才引 进,而不是“初级人才”,因为初级人才回来以后会被同化。

??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有一个人在两年之前,选中科院院士没 选上,这个人刚回来的时候很狂,说了一些话,我非常欣赏这些话,作为一个科学家你不狂,心里不狂,你不狂你能是一个好科学家吗,我想,你需要的是好胜,需 要自信,需要这种激情,如果一个人唯唯诺诺,点头哈腰,怎么做一个科学家?要有脾气。但是显然他在国内惹了很多人,结果没有选上院士。

??

他问另外一个人,那个人当时是院士,我在国内这两年够老实的了,怎么还不让我进,这个院士跟他讲,你再老实两年就差不多了。我相信,他马上就要当上院士了,他这两年很老实,没再说出格的话。

??

我 搞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大家一对一的时候,我们都认为是对的东西,在公开场合不能坚持,为什么我们都信奉的东西,大家都要去违背,我不明白,我不知道国内为 什么会有这么多潜规则,我现在不明白,将来也不明白,我希望大家也考验考验我。我觉得科研环境亟待改进中,需要靠资深的科学家回来,而且这些人回来不能一 个一个回来,要成群结队的回来。这是我为什么希望千人计划这样实行。

??

现在我们在海外的年轻生命科学家已经是国际学术 界举足轻重的力量,这个数字是吴瑞老先生去世之前统计出来的。就华人科学家的贡献来看,生命科学的文章无论从发文章,还是按SCI统计,吴瑞先生统计的数 字是,中国人作为第一者是15%左右,都是年轻科学家,这些人已经是非常强大的力量。

??

最后一点以生命科学为例,国际 学科影响力的比较,这不是我说的,也是吴瑞先生去世之前写的一篇文章,我抄袭过来的。如果按照影响因子10以上的文章作为科学重要论文的话,大概是15倍 的区别,如果按自然和科学发表文章的话,大概区别是12倍左右,所以我写10—15倍。什么区别?国内生命科学整个群体和来自大陆的海外华人生命科学家这 两个群体比较,国内生命科学家的人数远远多于海外,这无庸置疑,咱们论文数已经第二了,数量远远多于国外生命科学家。关键在于质量,我想大家都应该同意这 个观点吧。

??

以生命科学为例,我觉得高层次人才引进迫在眉睫,如果作为总结的话,就是刚才这些,就是这么几条。包括丰富的海外人才资源,包括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内科研现状,重大原创发现严重不足,包括令人担心的国内科研体制和潜规则,我觉得这个潜规则已经恶劣到不能再恶劣了。

??

最 后一点,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基金委杰出青年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的要求,我个人觉得。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当时也建议,我们现在也还建议, 希望千人计划至少能做到三条,第一、一定是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或研究院所正教授或者类似职位,在美国大学是终身正教授的科研人员。第二、我本人建议,希望 他全职回国,也就是12个月,特殊情况下可以有9个月,我不希望看到3个月和6个月。国家有个讲法叫只求其用,不求拥有,也许有道理,但是问题的关键是中 国人太会钻空子,说六个月就变成了三个月,就变成了一个月,就不知道怎么样了。当然有点过渡期是可以的。所以我个人坚持要是12个月。关键是第三条,在其 研究领域有世界一流的水平,必须仍然活跃在科研一线,回国养老这点很难接受,或者在美国没有科研基金了回来了。这看似有些矛盾,难道不是说因为金融危机影 响了一些科研基金申请情况从而对我们“千人计划”有推动作用吗?这两个东西有这样一点区别,有一些科研是很超前的,所以有可能在美国申请不到基金,他的科 研申请基金在美国也拿不到钱,这种人作为特殊人才可以吸引过来;但是如果他做的并不是超前的科研,他拿不到钱,他回来,我觉得对不起,我觉得不应该是中国 希望引进的人才,这里面有这样一个区别。

摘要:
千人计划的评审,我也讲一点,我觉得应该有两个委员会来评,而不是像去年第一期千人计划那样评,甚至还有20分钟面试,我觉得很不好,也很不对,没有说引进人才、高层人才这样引进的。张老师在讲人才引进的时候,我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google_ad_client = "pub-3332019644544960"; /* 336x280, created 9/27/09 */ google_ad_slot = "0516929991"; google_ad_width = 336; google_ad_height = 280; //--> </script> <script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type="text/javascript"> </script>


??

千 人计划的评审,我也讲一点,我觉得应该有两个委员会来评,而不是像去年第一期千人计划那样评,甚至还有20分钟面试,我觉得很不好,也很不对,没有说引进 人才、高层人才这样引进的。张老师在讲人才引进的时候,我很想加一句话,其实世界非常非常小,小到什么程度,在海外三千多华人生命科学家,我觉得我每个人 都认识,我是在吹牛吗?当然是吹牛,我并不是每个都认识,但是我告诉你,三千人里你说出一个人来,我一定通过另一个人马上认识他,我一定很快知道他的底, 知根知底。这个世界不是行政人员想象的,你怎么样权衡一个人是不是好的科学家,水平是不是世界一流,很简单,你信任一个人,你让他去做,如果这个人学术水 平到一定程度以后,他一定做得很好。

??

MIT原来没有生物系,后来却全球遥遥领先,当时它的负责人鲁瑞(音译)一个人 开始招人,这是良性独裁,你给我举一个例子,在一个大学在一个系不是良性独裁的例子!当一个系在高速发展的时候,很多地方很难照顾很多利益。行政领导挂钩 的时候,不懂科研,要提交各种各样的证明,咱们国家什么都要证明。你信任一个人,他确实是国际一流大师的话,你让他做一定不会出错。行政领导你只要做好支 持工作,你应该想一想他这样做,从人性化的角度这样做应不应该,符不符合国际惯例,而不是他是否违背了什么条例、规定。当时我们建议,千人计划评审一定要 有一个专业委员会,一定要有一个总体委员会,总体委员会的组成,一定要世界一流水平的,下面可以分不同的专业委员会,每个专业委员会一定要国际一流水平, 一流的人才招聘一流的人才,二流人才只能招聘三流四流的人才,因为他不自信,这话不是我的话,是鲁白的话,所以我觉得对评审我们很有一些想法,希望这个评 审能够继续改进。

??

最关键的刚才张杰老师讲到,千人计划我觉得最关键的倒不是评审,也不是资历,而是进来以后怎么用, 这里面关键是定位问题。经济条件重要不重要,重要,工资、房子、医疗保险这些东西都重要,但是都不重要。我觉得,如果回国的话,海外有玻璃天花板,有很多 的才华可以发挥,但是在海外得到不了发挥。中国人在海外我觉得非常爱国,至少我出国之前没有出国之后爱国,一大批非常爱国的科学家在海外很想回来,就这么 简单,但是怎么定位是很关键的。如果回来以后,你只让他讲一门课带个研究生,对不起,我觉得他不回来,给祖国做的贡献一样多,因为科学研究是开放的,他不 需要存到什么档案里,不涉密的会啊就不需要保密。我在普林斯顿一样可以培养中国人的研究生,一样可以做贡献,不需要回国,我觉得海外千人计划回来有一个定 位问题。

??

我想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

提问A:

施教授您提到的生命科学研究所这样的模式是不是有更大的推广价值,比如说海归是到清华还是生命科学研究所。

??

施一公:

这个问题非常好。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是我非常支持的研究所,但是这存在一个怪现象,生命科学研究所在国内的支持很弱,领导想做都做不下去,我很难理解。就因为它是八方不靠,它不是体制内的东西,体制内的人都恨死它了,都不想让它发展下去,就这么简单。

这 样一个所为什么得不到支持,因为它是体制外的产物,但是这个所为什么成功,很简单,成功就成功在王晓东一个人,独立于体制外,给了这个权利让他去做,出不 了大乱子,他能干嘛?他能把钱拿去给自己买房子、买车?!不可能!还是一个信任的问题。这个所的机制我觉得值得全国所有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学习。国家领导的 批示很正面,大家都觉得很好,但是这个所的发展却遇到了资金困难,我觉得不可思议,我非常支持这个所,我希望这个所能够发扬光大。

??

提问B:

中国有一批优秀的人,已经在千人计划推出之前已经成为国内全职的正教授。因为千人计划还带来很高的荣誉问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会把这部分人排除吗?

??

施一公:

千 人计划我也是第一批进来了,有人认为我们这些人不应该进来,你现在已经回来了,不是海外人才引进吗?我不知道国家是怎么样宣传千人计划的,因为至少在千人 计划的初衷是希望有一个这么一个团体,能够发挥作用,在我本人看来的话,我倒觉得去年还是前年回来的,都无所谓,只要水平够了也应该进来。千人计划一开始 我提的应该叫“国家教授”,而且还有一个年轻人的问题,还有“国家青年教授”,还没有开始执行,中国最后的发展,一定是靠年轻人,一定是靠自己培养,我非 常非常同意张杰老师的观点,2020年以后像交大、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一定是立足本国培养年轻人,绝对不能靠引进。

中国将来一定是靠年 轻人,那么为什么现在引进一些国外的正教授呢?因为要营造一个气氛,营造一个能够冲击一下改变科技体制的气氛,能够改变科学环境的气氛。我只想要说良心 话,希望大家能够接受,能够理解我的话的一些初衷。我觉得中国需要一批敢说话的人,他们一定会影响今后的发展。

??

科学网博主李小文院士:

你讲话讲得很好,很多我都赞成。不过我提一点,我觉得你表怕科学网的那些网民,你不想理的不理就完了,但是别人建设性的意见我觉得还是可以回应的,因为你既然上了科学网,走到我们中间来了,你主动跟人家点个头也浪费不了时间。

另外爱国这个事,我同意你这个说法,你不出国的话不爱国,我是同意的,我自己也是海外回来的,你出国以后,隔得远了反而越爱这个国家。我不知道你怎么想的?

??

施一公:

非 常感谢,今天第一次在这个会上见到李小文老师,第一点,你给我提这个建议,您的博客我看过,我觉得写得挺好的,我确实这样想的,我觉得写得挺好的。我跟大 家说一点,我确实有点力不从心。我觉得在清华时间有限,我这辈子唯一不能再生的东西就是时间,我的时间非常宝贵,我经常不得不做决定什么东西做什么东西不 做。科学网的博客,去年科学网十月给我开通博客,这是个好东西,但是直到今年5月份我才写了第一篇文章,这是为什么?告诉大家,5月份觉得我第一口气喘过 来了,为什么呢?有的时候,我也挺委屈的,觉得自己在国外时间挺长的,比较有资历了,但是回来以后,大家觉得你必须在国内做出东西以后再说话,所以我就铆 着劲,5月份我第一篇Science文章已经发表了,Cell文章也基本接受了,这时候我在国内说话的时候,大概不会说一句话,在网上就不至于有几百个攻 击的贴子,当时有一种冲动,想要对一些还比较关注我的人有一个回应,这个情况下写了第一篇博文。说心里话,我的博客我自己看,我关注有什么人留言,但是我 敲中文的速度很慢,我写一篇中文文章的时间可能是大家的两三倍。所以确实是时间问题。

饶毅是我很敬佩的一个人,他不会见人说人话,他不会 阿谀奉承,他不会把一句话颠来倒去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从正面和反面说给不同的人听,他是一个很正直的人。我觉得我对我的学生,对我的河南老乡, 对农村人,我都很亲,但是我确实是时间问题,我没有这个精力,就这么简单,我会尽力。

第二点我为什么爱国,以后我跟您好好交流一下,我前 两天看了我哥哥的一个博客,我觉得我自己的经历比较复杂,包括我在国外的经历也比较复杂,我跟您说几件我的事,92年我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过文章,当 时中国游泳队拿金牌以后,美国媒体说我们中国人吃药,我气够呛。谢谢大家。

??

科学网博主、中国石油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肖立志:

我 想施老师刚才宣传的是一个千人计划,我个人来说非常赞成,您讲的是保证千人计划合理实施,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如果不能合理实施有哪些原因。千人计划还是 从上到下的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可能的影响因素里面,有能不能一致实施的问题,也有下面,包括普通的学者的态度,我们经常上网看网上有很多声音在反对这个计 划,也表达了一种心态,反对这个计划。我刚才在想,千人计划最后能不能成功,能不能请来有水平的人,请来以后能不能呆下去,呆下去以后能不能真正做出成 果,最后要这三条来确认。但是这里面的一个问题,我看了你有一张ppt讲定位,你究竟定位在管家上面还是参谋上面,这是不一样的,在普通的学者心目中,对 这个计划的疑问和疑虑就在这个定位上,这是我的第一个想法。

第二个想法,你前面讲两个故事,其中一个故事讲到,对我们国家工程方面材料专 业的这个排名的问题,这也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你对科学,对纯Science能够比较好的评价,到了工程以后,怎么来评价,所以您就有了一个国内的标准, 这个专业可能在国际上是第七位,在另外教授的心目中可能不到30位,这个问题也是一直困扰我的,因为做纯Science有一个亮点就成功了,做工程有一个 瑕疵就失败了。您怎么评价?

??

施一公:??

对千人计划,其实我也知道,因为我也看《科学新闻》杂志上 反对声音比较大,反对声音各种原因都有,我非常希望有机会寻求一种理解,这个计划我的想法也比较单纯一点,我想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在海外有这么优秀的 人才资源,国家花一些财力物力,引进一批人,改变国家现状应该是好事情,为什么要反对呢?应该支持才对。有的反对的人,包括有人在我博客上留言,说中国农 村问题还没有解决,甚至有人说中国最需要是世界一流的农民,不是一流的科学家。对不起,我很难同意,你想,咱们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那么困难,咱们都做了两弹 一星,为什么?集全国之力增加这个国家总体的实力,两弹一星有了,不容易被人欺负了。就这么简单。

同样的道理,这个国家穷得可以极穷,富的也很富了,作为国家来讲,为了国家的安全,为了整个国家的发展,能够把世界最高级的科研人才引进来,这很容易达成共识,为什么这点达不成共识?

第 二、对于工程,我觉得是这样,无论科学还是工程都有研究型的学科,比如MIT,比如说普林斯顿,在工程系里面也靠发文章,但是它也做项目。但是还有一些技 术性的东西就不一样了,就是说它已经不是靠发文章了,我想说一点,技术性的东西,都是基于科学和工程的基础研究,其实我更看重的还是人才培养,我非常希望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如果中国科学工程走到世界前沿,一定会有很强很强的技术性人才出来,怎么讲呢?这就像金字塔似的,下面有坚强的基础,上面可以做,如 果没有基础的科研,科学和工程的研究的话,这也是魏钱光(音译)魏老的观点,他说排名第七还是三十,他指工程研究,不是指的做项目,这是区别,我们只是排 序,看怎么分配的问题。

??

提问C:

我这是第一次听施老师正式的报告,有很多的感触和感动,也有很多想 法和理念。相关的一个问题,在美国或者其他发达国家里面,不管做学术还是研究,学院里面出来的,还有相当一部分从工业界里面来的,包括诺贝尔奖有一部分也 是从工业界来的,您提到千人计划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工业界里面来的,刚才讲的是从学校的角度来讲的,中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可能还是跟科学和技术和工业界有 相关的。(施一公揷话:我非常同意)我想听听您的建议,在现在中国的情况下,怎么有效地利用现在的机会,包括千人计划的机会,有效地把工业界与学术界结合 起来,为中国的人才引进,为中国的科技做出贡献。

??

施一公:

非常好,我很愿意回答这个问题,我告诉大 家我的体会,对错大家自己判断。大家都知道,辉瑞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制药企业,一年销售额500亿美元,每年75亿美元用于研发,辉瑞公司的研发部门的一 个人控制这个公司研发,大家可能知道,同样美国的一个重要委员会也是同一个人控制的。我想说什么呢,其实科学家,有影响的科学家,在很多层面上可以很深的 真正影响一个国家产业的结构布局等等,时间关系我PPT里面没有讲,其实我觉得关键,我说一个自己的看法,像我爬香山似的,东门上去北门上去看到的风景是 一样的,其实没有区别,我本人是做纯学术,我从来不愿意把1%、2%的时间花到工业界,但是我和工业界有很多的合作,那么我不花时间怎么合作呢?其实我自 己有一家公司在美国,是个制药公司,我自己公司的一类抗癌新药年底上临床,我自己也为美国一些大公司咨询。我换句话再讲一个例子,你看我前不久去了一趟 MIT??Broad,简单点它讲就是世界制药的技术中心,我觉得最好的技术都在那里,全新制药小分子的“库”,它是用最新的技术来制药,这个制药技术我 觉得将来一定能够引领世界制药界。你知道咱们国内的制药有多落后,Broad在上个月通过正式的决定,Broad想在清华建立一个制药中心,在中国想建一 个Broad,把他们的技术完全放到中国来。当然我和他们非常熟。我听到这件事情的时候,我有这个魄力,有这个能力把这个东西拿到清华来,拿到中国来,我 相信10、20年之后,这个事情计划实施需要三年,我觉得可以彻底革新国内的制药界。其实做这件事情需要投人的钱不多,但是我没有办法说服有关部门,这件 事情我说句肺腑之言,一定能改变中国的制药工业,从根本和结构上改变,让中国制药界从背后赶上,走到世界前列去。可能我在宣泄一种个人英雄主义,但是其实 也没有,我觉得是这样。其实你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很相通的,很多事情是需要人来做,你有人才在的时候,你一定可以让这些人做这些事情,你没有必要做太多的规划。

摘要:
你有了人自然会有产业,别忘了美国最发达的地方是两个地方,一个是波士顿一个是圣地亚哥,不就因为这两个地方的科学家撑起来,包括硅谷也一样,在斯坦福附近,有了人就有了一切,科学家在中国这块土地不是“Survive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google_ad_client = "pub-3332019644544960"; /* 336x280, created 9/27/09 */ google_ad_slot = "0516929991"; google_ad_width = 336; google_ad_height = 280; //--> </script> <script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type="text/javascript"> </script>


??

你 有了人自然会有产业,别忘了美国最发达的地方是两个地方,一个是波士顿一个是圣地亚哥,不就因为这两个地方的科学家撑起来,包括硅谷也一样,在斯坦福附 近,有了人就有了一切,科学家在中国这块土地不是“Survive”,而是“Thrive”,就一定能够带动中国真正科技强国,我非常坚信这一条。

??

提问D:

我 有个问题,我刚做完一个干细胞研究的报道,脑子里有一个比喻,你几次强调现在中国的学术界整个氛围各方面可能还是存在问题的,整个引进高级人才是一个很重 要的问题,我就想象,这个千人计划像现在干细胞治疗一样,引进很多干细胞进来,好像希望可以治疗或者改变整个学术氛围,也许我的比喻不恰当,但是我想了一 个问题,你干细胞治疗,你治疗之前也要做一个排异反应的一个预备,也就是说你中国要改变他的整个科研气氛、整个科研体制。首先中国自己要在国内做努力,然 后你引进干细胞进来,你才有可能两者有一个很好的互动,比如说像施老师,您是一个很有效很有生命力的干细胞,您引进来,我看现在您正在进行排异反应,非常 强烈,您已经回来一年多了,就您个人经历来看,您是否发现现在的中国整个学术界,他们自己是否有一个自我治疗或者是自我提升的一个那种努力?作为要引进这 千人计划,这些干细胞来,我们是不是也给他们准备尽量减少排异反应的这种准备?我觉得这样的话才可以保证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因为千人计划是一个 很大的投资,难怪老百姓有那么大的反映,你引进来要是没有什么效果的话,真的是很劳民伤财的事情,这是我的一个观点,谢谢。

??

施一公:

我 的排异反应好像还可以接受。其实我对你最后一个话不是非常同意,就是说千人计划花销很大,有点劳民伤财,其实大家想一下,这个千人计划,国家究竟花了多少 钱,国家能够说的主要是津贴,100万人民币安家费,其他没有出台,科技部和教育部正在规划,据说科技部给一两千万,教育部每年稳定支持150万还是多 少。我想说一点,咱们现在国家,在生命科学领域我知道,以实验室为单位,经费两百万以上的实验室在国内不少于300个,什么意思,相当一批实验室钱很多, 甚至有的实验室可以达到几千万甚至上亿,这个钱国家投人的非常大。

像去年的重大新药专项、传染病疾病部分40多个亿,第二部分66个亿,100亿进去,这笔钱比千人计划钱多多了,这笔钱究竟取得多大效果,大家好好想一想。

朱 作言先生多年前跟我讲,中国应该引进1500个科学家,每个人房子给300万,每年工资给300万,朱先生说这个话的时候,我说,我非常敬佩您能够这样说 出来的,中国泱泱大国,如果真正引进一流的学者,我觉得值,他给国家起的作用不是简单的体量增加,他是作为一个催化剂,在催化一个国家,我跟朱先生讲,其 实我觉得,你把这个数字都降下来一个数量级,都会有一定的吸引力,当时是在2004年年底说这番话的,还远远在千人计划出台之前。我觉得千人计划国家给的 相当的有限,我的担心不是国家花钱太多,而是国家不肯花钱,不肯投资,把这个事最后做的不伦不类,这是极大的危险。当然了刚才大家也提到很多,千人计划下 面如果单位利益之间,为了单位利益,开始虚报,或者水平不高的报上去怎么办,我也很担心,评审现在还是不够健全我觉得,这里面担心更大,这个事情一旦做, 做得大家开始挑刺,说这些人进来根本不值,这就坏了,这样的人占到一定比例的时候,这个计划本身就会很难有它应有的效果。很多你提的问题我其实没有办法回 答,我只是发表一点个人的评论,谢谢你。

88 = =2010/1/9 8:56:00

李小文院士:

你讲话讲得很好,很多我都赞成。不过我提一点,我觉得你表怕科学网的那些网民,你不想理的不理就完了,但是别人建设性的意见我觉得还是可以回应的,因为你既然上了科学网,走到我们中间来了,你主动跟人家点个头也浪费不了时间。

另外爱国这个事,我同意你这个说法,你不出国的话不爱国,我是同意的,我自己也是海外回来的,你出国以后,隔得远了反而越爱这个国家。我不知道你怎么想的?


施一公:

非常感谢,今天第一次在这个会上见到李小文老师,第一点,你给我提这个建议,您的博客我看过,我觉得写得挺好的,我确实这样想的,我觉得写得挺好的。我跟大 家说一点,我确实有点力不从心。我觉得在清华时间有限,我这辈子唯一不能再生的东西就是时间,我的时间非常宝贵,我经常不得不做决定什么东西做什么东西不 做。科学网的博客,去年科学网十月给我开通博客,这是个好东西,但是直到今年5月份我才写了第一篇文章,这是为什么?告诉大家,5月份觉得我第一口气喘过 来了,为什么呢?有的时候,我也挺委屈的,觉得自己在国外时间挺长的,比较有资历了,但是回来以后,大家觉得你必须在国内做出东西以后再说话,所以我就铆 着劲,5月份我第一篇Science文章已经发表了,Cell文章也基本接受了,这时候我在国内说话的时候,大概不会说一句话,在网上就不至于有几百个攻 击的贴子,当时有一种冲动,想要对一些还比较关注我的人有一个回应,这个情况下写了第一篇博文。说心里话,我的博客我自己看,我关注有什么人留言,但是我 敲中文的速度很慢,我写一篇中文文章的时间可能是大家的两三倍。所以确实是时间问题。

饶毅是我很敬佩的一个人,他不会见人说人话,他不会 阿谀奉承,他不会把一句话颠来倒去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从正面和反面说给不同的人听,他是一个很正直的人。我觉得我对我的学生,对我的河南老乡, 对农村人,我都很亲,但是我确实是时间问题,我没有这个精力,就这么简单,我会尽力。

第二点我为什么爱国,以后我跟您好好交流一下,我前 两天看了我哥哥的一个博客,我觉得我自己的经历比较复杂,包括我在国外的经历也比较复杂,我跟您说几件我的事,92年我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过文章,当 时中国游泳队拿金牌以后,美国媒体说我们中国人吃药,我气够呛。谢谢大家。

89 = =2010/1/9 14:40:00

胰岛素的结构。。。发表的时候我导师正好在那个实验室做Postdoc。。。

90 = =2010/1/11 9:51:00

91 = =2010/1/14 10:42:00

http://www.nytimes.com/2010/01/07/world/asia/07scholar.html


美国〖纽约时报〗国际版1月7日刊登了一篇文章,指出中国两所重点大学、北大和清华的一些重点科研项目的负责人都是留美博士,所谓的海龟(归)派。

〖纽 约时报〗驻京记者采访的重点是目前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担任院长、今年42岁的留美博士施一公、以及在北京大学担任生命科学院院长的另外一位留美博士饶 毅。文章说,当施一公辞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职位、婉拒千万美元的研究资金、到清华大学任职的时候,他的很多美国同事都感到不理解。

……?

China’s leaders do not. Determined to reverse the drain of top talent that accompanied its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they are using their now ample financial resources — and a dollop of national pride — to entice scientists and scholars home.

The West,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particular, remain more attractive places for many Chinese scholars to study and do research. But the return of Dr. Shi and some other high-profile scientists is a sign that China is succeeding more quickly than many experts expected at narrowing the gap that separates it from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nations.

China’s spending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has steadily increased for a decade and now amounts to 1.5 percent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The United States devotes 2.7 percent of its G.D.P. to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ut China’s share is far higher than that of most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Chinese scientists are also under more pressure to compete with those abroad, and in the past decade they quadrupled the number of scientific papers they published a year. Their 2007 total was second only to that of the United States. About 5,000 Chinese scientists are engaged in the emerging field of nanotechnology alone, according to a recent book, “China’s Emerging Technological Edge,” by Denis Fred Simon and Cong Cao, two United States-based experts on China.

……

92 = =2010/1/15 0:34:00

事业的成功也给施教授带来了优越而幸福的家庭生活。在普林斯顿,学校资助他购买了500平方米的独栋别墅,他拥有15亩土地,一对龙凤胎儿女……

  然而,面对广阔的事业发展前景,面对优越的生活条件,施一公却作出了一个让许多人为之惊讶而敬佩的决定:放弃这一切,全职回国,回到母校清华。在他看来,“爱国是最朴素的感情,有谁不爱自己的母亲呢?”

曾在普林斯顿大学施一公的实验室读博士生和博士后的颜宁,现在清华生物系任教。她佩服地说:“施一公常常结合自己丰富的经历,给海外的中国学子讲爱国,他就像是我们的辅导员,说出来的话让我们更信服,而不是唱高调。他是真正的赤子,他回国到清华工作,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清华,施教授开始了事业的新征程。他现在每天都工作16个小时以上,不知疲倦地忙碌着。他说:“回到清华后,我每天早上都很激动,又是新的充实的一天,又可以做很多事情。当你很有理想、心情愉快的时候,就觉得特别有劲。”

  他还是像学生时代那样充满激情,只是谈到家庭时,会有一些愧疚。由于儿子的病需要在美国治疗到明年年底,支持他回国的妻子明年才能回国与他团聚,他对家庭的照顾太少了。

  尽管清华已尽其所能地为施一公的科研提供便利条件,但仍无法与他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条件和环境相比。在普林斯顿,他直接可以在超净台面上做实验,而回到清华,他必须建立专门的细胞间。

  但这些毫不影响他回到祖国的兴奋与激情,他每周都爬一次香山,每次都从北门最陡的地方爬上去。“第一次爬的时候花了 近两个小时,累得不行。现在,直上直下2300多个台阶,半个小时就爬上去。他有时就想,回国不一定有多累、多艰苦,这点累是一种享受。就像大学时练体育,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他说。

  经历攀登的艰辛,山顶总会有无尽的风光。如果仅仅因为科研,施一公不会回来。他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

  施教授说:“中国的科技和教育体制、中国大学的科研和教学,都与美国一流大学有相当的差距,中国正在为此而努力。我会发自内心地为清华、为中国科技和教育体制的进一步发展付出更多。”

  他在国外时就为中国的科研体制等建言献策。他还关注中国一流大学的发展,他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只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有一支世界一流的教授队伍,二是有一个适合一流教授队伍生活工作和学习的软环境。”

  施一公目前正与清华的同事们做一个长远的规划,利用清华有限的资金和空间,精打细算找出一些发展前景广阔的生命科学学科和专业方向,并利用他的号召力,吸引更多世界优秀人才加人。

  在回国时,他给普林斯顿大学校长的信中写道:“我回到清华,对普林斯顿大学的贡献会比身在普林斯顿大得多。我希望将来能进行更多的学生交流活动,使普林斯顿、耶鲁、哈佛等这些名校的本科生有机会到清华来、到中国来,因为这三所大学的学生很多都是美国未来的领导者,我希望美国这些优秀的人才在年轻的时候能在中国待上一段时间,真正了解中国。”

  他说:“现在很多人缺乏理想,缺少那种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不会放弃的精神。”他希望自己能在清华为本科生开设一门思想政治课,用他在国外曲折而真实的经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再过二三十年后,当我在清华退休时,看到自己有那么多的学生成为理想远大、影响社会甚至影响世界的人,那将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啊!”施一公充满希望地说。

f

s

93 = =2010/1/15 1:01:00

方舟子那样的人纯属没事找事

他的性质越来越像那个以打假出名的但是后来利用这个造假的叫王强还是什么的人了

简直SJB一个

94 --2010/1/15 1:03:00

明天就要成为第三类人的QHer内牛满面看ls……
-----
汗 我是觉得女生如果不出国大部分读研了 至少我认识的人里女生在国内读博的很少。。。不过THU的人一般不这么自称吧 而且为啥是明天= =

好吧 我是生THU毕业+biochem女博 要被解剖么。。。
-------------------------

恩跟lls基本类似不过我是明年,泪流。。。有同学跟我说THU我还认识的人就剩你一个了。。。

另抬头问ls,bio的ftp那么多日剧和kk的各种东西是不是你传的啊啊啊

95 = =2010/1/15 1:07:00

恩跟lls基本类似不过我是明年,泪流。。。有同学跟我说THU我还认识的人就剩你一个了。。。

另抬头问ls,bio的ftp那么多日剧和kk的各种东西是不是你传的啊

============

我也是明年啊啊我打错了

96 = =2010/1/15 1:32:00

为毛QHer就可以不上SZB

不带这样的!

97 = =2010/1/15 1:36:00

前面喊SZB喊了好几L都被54了
S个亚麻ZB啊
也许这L里就SB LZ一个人在ZGZS

98 ==2010/1/15 2:15:00

97L

强排啊

99 = =2010/1/15 7:40:00

做到院长这个职位,除了在学术上有一定地位了之外,还需要有networking方面的能力。发掘和提携人才,鼓励学术方向的作用。

在这个职位上的成就,不再是发了多少nature/science的paper就够的。而是作为生命科学院这个院,今后5年在学术界的整体成就。

这之中自然有和科学或许没有直接联系的东西,比如fund raising。我觉得都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方舟子同学,不看他的东西很多年了。

100 ...2010/1/15 8:31:00

另抬头问ls,bio的ftp那么多日剧和kk的各种东西是不是你传的啊啊啊
-----
呃 其实我本科不是念生物的。。。不过我也觉得生物系有不止一个J饭 认识一个协和kt家的 另外按ftp上的东西推测应该还有A团饭。。。

跳转→首页主版外传 黑犬J禁万能站务Johnnys-BBS图志 photo购物 shopping

161100条/页,2页

1 2
ZB回复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