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10/12/21 2:18:00
42 = =2010/12/21 10:44:00
48 = =2010/12/21 10:48:00
63 = =2010/12/21 11:06:00
80 = =2010/12/21 11:28:00
姜文藐视民众这一点我觉得是有的。
姜文从《太阳》开始,甚至《阳光》我觉得就有种精英意识。《太阳》的票房不好,他觉得屁民不理解他的精英意识,但是又要靠屁民给他的票房做贡献,所以才有了子弹。
wb上那些说姜文堕落的,我觉得都是把自己当回事,把自己和屁民划分开的“精英”。我觉得倒是这些故作高贵的精英真是太讨厌了。
昨天和亲友讨论周韵,姜文从进城的那个劲头到最后指枪的镜头都看得出他是喜欢“花姐”的。不过赞的是,这个花姐最后没喜欢麻子,所有的兄弟也都背叛麻子。让麻子这个混世魔王一样的人,精英一样的人,最后只能孤独。
我觉得姜文对自己的定位也还准,虽然这个定位被美化了100倍,蒙上了一层又一层光环。
84 = =2010/12/21 11:42:00
昨天和亲友讨论周韵,姜文从进城的那个劲头到最后指枪的镜头都看得出他是喜欢“花姐”的。不过赞的是,这个花姐最后没喜欢麻子,所有的兄弟也都背叛麻子。让麻子这个混世魔王一样的人,精英一样的人,最后只能孤独。
我觉得姜文对自己的定位也还准,虽然这个定位被美化了100倍,蒙上了一层又一层光环。
=======================================
但是他最后还是追着那辆火车而去了
我承认没看过鬼子和太阳,我对他的记忆一直还在阳光灿烂那里
回城发银发枪那里,情怀是西部片的情怀,美术却全部联想到日本
那几把万民伞在很荒诞的月光下倒掉那里,到底是要表达什么
从进城,再到出城剿匪那里对群众的描述都很写意甚至超现实,模仿巴顿将军那个镜头其实很多调侃的意味
所以一直看到那儿我都没什么感觉,就觉得是历史时间都很模糊的语境
打个比方,有点像混沌武士的感觉
最后真的进碉堡的时候一下变得很具体,甚至还有群众的特写
一下唤起了很多回忆,又写实了,这时候联系前面那句,谁赢了帮谁
真的觉得这片子过审太神奇了
91 = =2010/12/21 11:48:00
对瀑力的展现,我觉得,他的荒诞就在于“以瀑制瀑”。在无法无天的环境下,让一个恶者遇见一个和他类似的,甚至比他更强的恶者制服他。
中国传统瀑力,梁山水泊英雄汉其实也挺多这种人的。只是我们现在都不太认同那种“草寇英雄”了。姜文骨子里是很崇拜那种瀑力美学的,所以老罗才会说,他用一种欣赏态度去拍“恶行”。
我其实很受不了媒体对姜文的这种强者崇拜的谄媚。某报纸采访的时候居然说,看完片子,男的都想给他提鞋,女的都想给他作妾,严重恶心到我了。
我觉得媒体这种态度比片子更让我恶心。
-----------------------------------------------------------------------------
一直都是这样的嘛,跟红顶白,名利场嘛
97 = =2010/12/21 11:55:00
TO 84
我一直在想他最后追随火车为的是神马。粉红上看见有人说,觉得他把火车设置为一个概念,车里装的都是他在乎的东西。
我觉得他是去上海了,在上海再干一番事业,再重新找到爱人和兄弟。车上的人都不是实的,是虚的指代。
最后城内的那个,我同意你的观点,太魔幻了。其实那个城,从第一次出来,隔着那条浅浅的河,就很像法式一些魔幻概念片。进人这个城你就进人了一个封闭的空间里。
万民伞不断的倒掉,大概我觉得是暗指民众内心对黄四郎的敬畏的崩塌。万民伞其实是黄四郎要求民众花钱送给前几任县长的,是对黄四郎的维权的一个暗示。
当然,你也可以理解成,夺过来以后成了张麻子的维权。不过那就解释不通它倒掉的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