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各种对买房的限制,让我一度产生了其实是让外地人回流到自己户籍所在地吧的想法
尤其是现在保障性住房开始启动,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了
租房有很多不便,没房的想买房,可是刚到大城市,或者到大城市打拼了几年的年轻人,能有多少钱?家乡和大城市的收人差,很可能家里的父母掏尽积蓄还不够首付
可是在家里就不一样了,如果父母积蓄不多但还没到退休的年纪,没房子的、居住条件差的家庭可以申请廉住房改善住房环境,孩子从单纯的消费者变成工作者,家庭收人增加了,无论是有条件买房的还是申请到廉租房的,还贷压力都减小了
每个城市的政策都是照顾本市土著的,因为土著的父母为这个城市贡献了一辈子
我家算中部的二线或者三线城市,很多基础类工作工资1000上下,这几年房价疯涨,市中心房价8000+ 均价也要4000+,保障廉租房价格2000-,我朋友一家申请到,搬进去住了,虽然有房贷,但一家人终于结束了20多年的租房史
可是商品房对外地人(从周围县市过来打工的)来说,基本属于做梦
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人口,而现在年轻人为了发展为了机会都扎堆到大城市,在大城市越渐繁华的同时,也挤压了中小城市的发展空间
所以,大城市的发展,对从外地来此寻找梦和未来的年轻人来说,才是最残酷的
为这个城市奉献了最有活力的青春和精力,却只获得了最少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