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 =2011/3/4 11:52:00
色彩拍的还挺好看的?如果是原创故事还算能看 但是作为改编来说感觉比原著差了很多?菊地的颜无论怎样也接受不来 太有棱角了
再有就是用汽车尾气自煞真的太需要勇气了ORZ
4 = =2011/3/4 11:55:00
http://u.115.com/file/t61992b1d4
刚看到的还没下,究竟国内可能不可能上映啊,还在犹豫要表现在看
66 = =2011/3/4 23:15:00
还有,疗养院那里,玲子走过来灭掉烟的那里,比较像书里写的那个玲子,
但是疗养院部分,每次看书都觉得那里是有点梦幻安逸的地方,直子和渡边出去说话那里,我印象里一直是在林间小道,慢慢的边走边说,直子总是很安静自顾自的说话,那样疾走疯狂,吓了我一跳,
还有直子帮渡边用手那个那里,我光注意那狂风了,
渡边去医院看绿子的父亲,我一直等着书里描写的绿子父亲因为病什么都不吃不了,但是看见渡边啃黄瓜,也啃了小半根那里,对那段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病房里呱唧呱唧啃黄瓜的声音,
渡边第一次去绿子家的书店二楼吃饭,绿子在书里有很多精彩的话,都没有,
还剩一点没看完,书里还喜欢玲子和渡边的一段对话,希望别没了
85 莫非2011/3/5 2:31:00
我理解的书的主题
村上不止一次在各本小说里说,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残缺的,并且在不断被磨损。在某个特定时刻,像某个螺栓忽然松开一样,整个地崩溃掉。这就是直子一直在说的“草地上那个谁也找不到的那口深井”。
木月、直子、初美都是这样。永泽成为随波逐流的所谓社会精英,是另外一种失败。玲子(遇到恶毒的同性恋小女孩被弄到发疯)虽然爬起来,但是已经是被损毁的残破的人生。
只剩度边和绿子,在最后,接到绿子电话的时候,度边问,我这是在哪里。这就是结局。
菲兹杰拉德(盖子比的作者)是村上写小说的精神导师,对他无比推崇。村上小说里的主人公都有一点疏离人群、貌似随意又相当认真(杯子里还剩几分之几的咖啡),和盖子比里面的“我”还是挺像的。英国贵族小说在批判(或者说鄙视自己不认同的价值观)的时候,讲究描述准确而不露锋芒,不动声色的鄙视才算真鄙视,(zbd应该学习一下),这在盖子比和村上小说里都一脉相承的。
且听风喑里(台湾好像译成听风的歌)的鼠自煞了,永泽没有自煞,永泽对于度边只有一句话有用,表同情自己。
度边虽然和永泽交好,某种程度上佩服他,但是内心还是挺不认同或者说鄙视这家伙的。
小说里的敢死队,可以算是看上去没有残缺的单纯的人生。不过单纯如敢死队,也会忽然退学不知所终,没准也掉直子说的那口井里去了。
我觉得小说在暗示木月和直子的成长有特殊经历,x冷淡只是结果不是原因。
然后就是回到书的开头,成为中年大叔(了吧?)的度边在飞机的老音乐里(挪威森林这首歌)里忽然领悟,直子不止一次地说,度边,将来有一天,也请表忘记我。
原来直子从没有爱过他。
100 = =2011/3/5 11:01:00
渡边最后没有选择绿子
这小说以回忆开端 以结束回忆落笔
审视了被尘封的记忆之后 他才发现 原来自己是多么需要绿子
甚至幻想当初如果有打电话去说爱她该多好
可是 显然只是幻想而已
你在哪里 这一关键词 把他带回现实
我在哪里呢?从“回忆”里抽离的渡边陷人了无尽的懊悔
以直子不爱我开始 以我爱绿子结束
这就是年近四十的渡边才发现的事实.....
真是个悲催的可怜人
------以上是我理解的挪威的森林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