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X讨论移min的坏处

打印

359100条/页,4页

1 2 3 4
您是第14130位读者

101 = =2016/5/11 11:05:00

北欧也挺适合居住的,不过一是难留,二担心被绿教波及

102 = =2016/5/11 11:06:00

95L什么心态,反正什么不好的都能曲解成好的咯

103 = =2016/5/11 11:08:00

北欧白天时间太短,容易得忧郁症

104 = =2016/5/11 11:35:00

每次听到融人就很好笑,在tc你就能融人了?
=======
你到底觉得什么叫融人?
=======
非你ls,想说融人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个很主观的事情
现在都什么年代了,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每个人自己觉得过得好不就行了
如果只是单纯的社交来讲,住在tc,两点一线下班就闷在家里没有所谓交际圈的tcer也是一大堆
===========
单纯对你最后一句话来讲,两点一线的tcer会觉得自己没融人主流社会么?更多感觉是自己懒得出去,在家自在
从小生长在一个国家的,怎么可能融人不了,人家随便一个眼神,你马上能读懂什么意思
只有在非母语国家,文化不一样,才会产生所谓的“融人”问题,要习惯人家的思考方式,说话方式,行为方式

105 = =2016/5/11 11:48:00

讲真,如果打定主意要生活在另一个郭嘉,就想办法去理解人家的文化,思维方式,与人相处的方式,毕竟"人乡随俗"嘛
融不融人这个,个体差异很大的,我之前的老板50+的人了,去了美帝很happy,完全没有不习惯,交际也没什么问题,他几十年来一直生活在TC的

106 = =2016/5/11 13:14:00

最好的朋友在德国,快拿绿卡了
她说理工科在德国还是比较容易找工作的
德国申请绿卡比美国相对容易
但是一个是天气,阳光很少,很容易抑郁
另一个就是绿化和难民问题

107 = =2016/5/11 13:24:00

当时刚毕业时候也准备去欧洲的,因为哥哥和朋友都在欧洲,一个意呆利,一个德国,不争气的是我懒癌,懒得学小语种,虽然哥哥直接英语就过去了
阳光少是个大问题,我本来就有轻度抑郁,自己也能感觉出一到冬天就莫名心境低落,要是当时为了追随朋友去了德国,说不准也有加重可能,看来不管上学还是工作,好好选适合自己的地儿还挺重要的

108 = =2016/5/11 13:47:00

懒癌硬是说成抑郁,去不了欧洲的loser滚

109 = =2016/5/11 13:49:00

但是一个是天气,阳光很少,很容易抑郁
另一个就是绿化和难民问题
====
自己loser抑郁了还怪老天,滚

110 = =2016/5/11 13:57:00

这个wsn的一个特点是话唠复读机般的回复
几分钟内回好几条
大家小心回避

111 = =2016/5/11 14:00:00

wsn现实生活落魄不堪羡慕别人过得好所以只能来网上跳脚,好可怜啊

112 = =2016/5/11 14:07:00

113 = =2016/5/11 14:13:00

表搭理sjb

114 = =2016/5/11 15:11:00

之前自以为能吃得惯西餐,哪想到在某欧亚交界国家呆了一个月就疯狂想念中餐,隔两天就搭飞的下中餐馆

因为tc的所谓西餐都是稍加改良过,吃得惯国内的不一定吃得惯歪果仁的

不过也许时间久了会习惯也不一定

115 = =2016/5/11 15:56:00

欧洲其他地方绿化如何
复活节去了德国,表太可怕……

116 = =2016/5/11 16:27:00

排ls某gn的融不融人是自己的问题,表把所有问题都归结到排外,自己是否调整心态去接受了很重要,自己都不想改变而把所有的不适应归结到他人环境的不友好,这样的人在国内也会有诸多不开心

117 = =2016/5/11 16:48:00

周围朋友移基本都是为了孩子,国内竞争压力比较大,那国外对孩子来说有啥坏处么?

118 = =2016/5/11 17:08:00

国外熊孩子更熊?

119 = =2016/5/11 17:09:00

差学校吸毒的

120 = =2016/5/11 18:26:00

只对美帝稍有了解
美帝的孩子属于从小放养就能很开心长大的,因为公立小学和初中基本就是哄孩子保证不会文盲的,真正想要上好高中好大学全靠自己和家庭
小学下午两点就放学了,基本上都没有作业,如果家长不管就是满世界撒欢
一般的亚洲父母都会接着让孩子上各种课外辅导班,特别是中文课等母语课,以及一些体音美兴趣班
美国家长更喜欢让孩子进行各种体育和音乐学习
不管哪一类,都是家长付钱,而且这才是孩子教育花费的大头
到了中学特别是高中,为了申请好的大学,除了上课学习刷GPA,还要有体音美方面的特长,以及义工、社团等活动
总的来说,想要上一所好大学,美国学生比中国孩子还要累

121 = =2016/5/11 18:37:00

对孩子来说好处是多才多艺全方面发展,坏处是竞争压力太大太辛苦
对家长来说,想让孩子成才就是砸钱砸钱再砸钱
好的学区房非常非常贵,才能保证上好的公立小学中学
大学学费很贵,就算有奖学金
学乐器或者体育上请教练也是一大笔开支

122 = =2016/5/11 19:15:00

国外孩子想上好学校一样辛苦,而且大环境没国内这么大家都上了不上也没人陪

123 = =2016/5/11 21:47:00

个人感觉如果不是很有钱的话,国外比在国内过得舒心一些,至少在食品卫生上省心很多,前些日子回国基本下餐馆后都会肚子不舒服。我在国内时才叫融人不了主流社会,有个中国同事TA总是过度解读我的话,把别人往坏处想,无法沟通心累

124 = =2016/5/11 22:05:00

国内大家总是过度"关心"你,总爱问些越界的问题,还是像西人"冷淡"些好,讨厌不是太亲密的人比如同事老板之类来问隐私问题,什么你家干嘛的啊,有对象没啊,想说关你屁事,雷人不自知,不回答还嫌弃你不合群,日子太难过了

125 = =2016/5/11 23:13:00

同讨厌国内同事之间过度关心,曾有人说同事在一起的时间比夫妻都要长互相关心距离近很正常blabla
食品的问题我是回国腹泻一周到歪果仁腹泻一周,感觉怎么着都得挺过一周
最深刻的是在歪果仁被突然冲过来做着鬼脸高声尖叫的熊孩子吓到不只一次,看到我惊吓的表情或声音就大笑着跑不远狂飙各种脏话,有两次还尾随,更有一次将只猫咪用胶带绑我车后轮上了,要不是即使发现不敢想象,弄了整整一个半小时才救下来,我把拍下来的视频给熊孩子父母看,他爸爸竟然说他只是好奇,你不是已经解决了么,真想扇他俩巴掌

126 = =2016/5/12 5:26:00

非你ls,想说融人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个很主观的事情
现在都什么年代了,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每个人自己觉得过得好不就行了
如果只是单纯的社交来讲,住在tc,两点一线下班就闷在家里没有所谓交际圈的tcer也是一大堆
===========
单纯对你最后一句话来讲,两点一线的tcer会觉得自己没融人主流社会么?更多感觉是自己懒得出去,在家自在
从小生长在一个国家的,怎么可能融人不了,人家随便一个眼神,你马上能读懂什么意思
只有在非母语国家,文化不一样,才会产生所谓的“融人”问题,要习惯人家的思考方式,说话方式,行为方式
====
非你ls,上个班就算融人社会那也太简单了吧,融人应该指适应社会生活,上班只能算其中之一,其他比如说和别人打交道的能力,需要遵守规则的判断和习惯,用情感和别人沟通和识别他人的情感,在不如意时能保持愉快的心态,承受挫折和打击的能力等等,而现在很多人就像你一样,只重视工作技能方面培养~

127 = =2016/5/12 7:20:00

125l+1,确实这点上相比国内,国外的舆论压力显然小多了

128 = =2016/5/12 7:58:00

看来国外的熊孩子果然更那啥,父母也是放养

129 = =2016/5/12 8:57:00

刚刚看了支援中西部要把江苏本科名额调38k出去的新闻

江苏er想了下觉得移出去至少有一点好处

就是孩子考大学再苦也不可能苦过江苏了。。。。

130 = =2016/5/12 9:13:00

江苏er表示很懂www

131 = =2016/5/12 10:13:00

拉肚子有的是换环境和饮食方式不适应吧
过度关心国外是好点,反正就算有眼神或者背后议论咱也反应不过来

132 = =2016/5/12 10:16:00

我就认识一个清华大学毕业的硕士,来加已经十几年了,却一直从事低端体力劳动。这样的例子,在加拿大笔笔皆是。有人调侃说加拿大有着全世界学历最高的出租车司机、餐厅服务员与体力劳动者。怪不得人们纷纷发出加拿大,艰难大;多伦多,苦难多的感叹。就连加拿大一些主流媒体都不得不承认,移民的加拿大梦日益黯淡,加拿大已经在事实上形成了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底层阶层(immigrantunderclass)。因此,在包括中国移民在内的各国移民中普遍流行着压抑、沮丧、无奈与绝望的负面情绪,各种肤色的移民们在网站上肆意发泄着对加拿大的失望与不满。

133 = =2016/5/12 10:17:00

在举目无亲的外国,失业的痛苦苦不堪言。于是,为了保住一份糊口的低薪工作,人们往往要忍受种种屈辱。焦虑、无奈、无助与无望的情绪笼罩着整个西方社会,特别是作为弱势群体的移民和少数民族。美国劳资关系委员会中西部负责人欧尔松称,包括华人在内的亚裔,总是不敢反抗而是选择默默承受不公的工作条件与待遇。

134 = =2016/5/12 10:18:00

北美崔哥也将移民美国视作人生的一个重大决策性错误。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崔哥曾大倒苦水。象他这样毕业于北大的佼佼者,如果当初不出国,摆在面前的本是一条或做教授或做外交官,至少也是高级翻译的金光大道,但在美国竟落到以卖糖油饼为生的境地。他充满惋惜地说,不应该将自己的命运与美国这个国家联系在一起。

135 = =2016/5/12 10:22:00

更加深层的原因是,西方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以及西方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为男女青年相识相知,组织维持家庭设置了重重难以逾越的障碍,使得相当多的西方男女知难而退,完全丧失了结婚成家的意愿与能力

136 = =2016/5/12 11:07:00

烦死了,到处搬垃圾,国内这样的我也能找出一大把好不,北大又怎样,你又没有当地学历当然没正经工作

137 = =2016/5/12 11:10:00

黑体字什么鬼,其实华人在国外找高薪工作无非就是技术类,金融/软件/工程等,也挺好的啊,我认识的混伦敦投行圈的都可以,找工作时也没有受到任何歧视,有实力的话在哪里都会有好工作,说国内外区别大的八成语言关就没过,更别提专业素养了

138 = =2016/5/12 11:11:00

不得不承认很多习惯都是时间堆积成的,在国内过了二十年积累下去的饮、行为习惯、交流方式还有价值观,到了国外可能需要二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去适应新的,感觉就像左撇子非要扭成右撇子一样,经历那个过程肯定有各种不适应,但是等你真的适应了可能也就体会到新习惯的一些便利性,至于值不值就看个人评价了

139 = =2016/5/12 11:14:00

高学历做劳工一点都不稀奇,因为在中国的高学历技术移民中,他们在国内纯粹靠技术吃饭
也就是说,工作中不需要太多的人际交往技巧,这些是以国内对他专业认可并且工作语言是中文为基础的
而移民以后,首先工作语言就是英语了,这些人也许可以考很高的雅思分数,但是他们说话能力非常差,
再加上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弱,所以做劳工也是很正常了
中国技术移民里很多都是这种背景的,所以这种背景出去的只能代表他们自己。
和在当地读书,然后找工作,拿工签,移民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不用混淆

140 = =2016/5/12 11:20:00

39l+1,有的人既没有海外学历又没有海外经历,一下就跑过去工作,能当劳工就算不错的了,至少挣点口粮
也有熟人在美帝投行混的好的,人也没说被歧视,科技圈混的好的华人也不少其实
还有结婚那个黑体字是什么鬼啊,为什么非要结婚啊,无语

141 = =2016/5/12 11:31:00

其他的都同意,但是看LZ说到“人脉”就可笑了
你在TC能有多少“人脉”?
那所谓的“人脉”含金量有多少?
你觉得什么叫“人脉”?
你的“人脉”能给你带来啥
别提什么“老乡”“老同学”啥的

难道不是自己是什么人就能吸引什么样的人?

很多人在国内根本没人脉
还在幻想万一到了国没人脉怎么办
你都没有的东西担心什么失去

142 = =2016/5/12 11:37:00

做劳工做出焦虑症也是不懂,我坐办公室坐出焦虑症了都,巴不得当劳工

143 = =2016/5/12 11:40:00

人脉这个我觉得不仅包括个人的,也包括家庭带给你的,其实是潜移默化影响你的未来的,你一定要说有多大作用可能也没办法量化。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比如同学工作的公司招聘,你俩又沟通过找工作的问题,这种招聘消息你可能就会第一时间知道,或者你跟直接招聘你的人是一个学校的校友或者是老乡,无形中会加点分之类的

144 = =2016/5/12 11:41:00

做劳工做出焦虑症也是不懂,我坐办公室坐出焦虑症了都,巴不得当劳工
===
心里知道自己要什么就不焦虑,很多人焦虑是因为心里没底

145 = =2016/5/12 11:43:00

即便是劳工,感觉国外劳工基本劳动权益、作息规律还是有保障的,当然除非你是打黑工那种,或者你在国内是做老板做金领,出去让你做劳工,那肯定还是有落差

146 = =2016/5/12 11:46:00

过度关心国外是好点,反正就算有眼神或者背后议论咱也反应不过来
=========
+1,233333

147 = =2016/5/12 11:50:00

人脉这个我觉得不仅包括个人的,也包括家庭带给你的,其实是潜移默化影响你的未来的,你一定要说有多大作用可能也没办法量化。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比如同学工作的公司招聘,你俩又沟通过找工作的问题,这种招聘消息你可能就会第一时间知道,或者你跟直接招聘你的人是一个学校的校友或者是老乡,无形中会加点分之类的
===
我曾经做过一份工作,就是一个国外分公司的同事介绍的,因为工作的关系曾经跨国一起工作过一段时间,他后来跳槽觉得我非常适合他们新公司要找的人,于是推荐了我
所以我想说的是,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得到什么样的机会,或者跟什么样的人走到一起,这个跟国内外没有区别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的个人发展主要靠家庭和老乡老同学人脉帮衬的程度,那就真的表YM了

148 = =2016/5/12 11:53:00

我曾经做过一份工作,就是一个国外分公司的同事介绍的,因为工作的关系曾经跨国一起工作过一段时间,他后来跳槽觉得我非常适合他们新公司要找的人,于是推荐了我
所以我想说的是,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得到什么样的机会,或者跟什么样的人走到一起,这个跟国内外没有区别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的个人发展主要靠家庭和老乡老同学人脉帮衬的程度,那就真的表YM了
==========================
当然不可能主要靠人脉,只是想说这些帮助对站在人生岔路口的人,还是有一定慰藉作用的
而且你的那个例子里,就是你在国外的一个人脉,你有个这样的经历,就会有这样的机会
对于有些人来说你所拥有的东西也是很难得很宝贵

149 = =2016/5/12 11:58:00

过度关心国外是好点,反正就算有眼神或者背后议论咱也反应不过来
=========
+1,233333
===
这个倒也是,不过一般歪果仁不太会议论没结婚剩女啥的吧,国内大妈们太“热情”也是消受不起哈哈哈哈哈

150 = =2016/5/12 12:02:00

当然不可能主要靠人脉,只是想说这些帮助对站在人生岔路口的人,还是有一定慰藉作用的
而且你的那个例子里,就是你在国外的一个人脉,你有个这样的经历,就会有这样的机会
对于有些人来说你所拥有的东西也是很难得很宝贵
===
我想说的是,这L要讨论是YM的坏处
所谓的好处跟坏处,不是绝对的,只是对某一类人是好或者坏
人脉是一种开发和培育
有些人不具备开发新人脉的能力
只能依靠天生的或者社会环境强加给他的人际关系
对这样的人YM就是有大大的坏处

151 = =2016/5/12 12:06:00

说到文化隔阂
有时候我会觉得我跟TC(当代)文化才是有最大隔阂的

哦,除了绿教跟三pang他们国家

152 = =2016/5/12 12:12:00

时差毕业后在美帝工作过一段时间,在我看来所谓的融人不了主流生活基本上是同事们在开玩笑但你揷不上嘴,而且因为语言的关系有时候真的没法和人说到心里去

==========

就是语言的关系真心没法和人说道心里去,总觉得很怪,而且开玩笑,人家的笑点你可能get不到,你的笑点人家也不一定get的到

153 = =2016/5/12 12:14:00

而且因为语言的关系有时候真的没法和人说到心里去
================
这个+1
会互相听不懂梗啊2333333
=============
+2

154 = =2016/5/12 12:16:00

认真?
我觉得HK是最晕的,那个建筑高和街道宽的比例真的是让人窒息啊
与之相较,东京视野宽阔许多...
=============
同意ls
hk那楼房密度,待着简直窒息,所以我非常理解他们闹,待久了心理肯定要出问题的
============
不得已啊,那密度,那个双层巴士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街道窄不双层能行吗

155 = =2016/5/12 12:18:00

说到get国外人笑点,个人最能get到的大概是霓虹了,常年看番被驯化了

156 = =2016/5/12 12:19:00

北欧白天时间太短,容易得忧郁症

======

来8一下北欧吧,同觉得白天太短

157 = =2016/5/12 12:20:00

说到get国外人笑点,个人最能get到的大概是霓虹了,常年看番被驯化了

========

我是152L刚刚没打完想说这个,和你同步了,感觉最能互相get到的就是和霓虹了

158 = =2016/5/12 12:21:00

不是有谁总结过北欧10大缺点吗,什么东西少物产少物价高,白天短没出产,排外什么的

159 = =2016/5/12 12:25:00

最好的朋友在德国,快拿绿卡了
她说理工科在德国还是比较容易找工作的
德国申请绿卡比美国相对容易
但是一个是天气,阳光很少,很容易抑郁
另一个就是绿化和难民问题
=====
德国这种国家理工科好找工作可以想象
阳光很少,很容易抑郁也是事实
反正有个同学移了德国科隆觉得德国没有本地好天天想回家以后还要回来
她LG各种热爱tc食物,不过那是几年前了,现在德国都绿成那样了还移呢

160 = =2016/5/12 12:25:00

说到get国外人笑点,个人最能get到的大概是霓虹了,常年看番被驯化了
===
+1
作为一个欧洲公司er,身边很多欧洲人,天天跟他们打交道从来不懂他们的笑点,偶尔跟霓虹同事聊天,各种能聊到一块去...
而且我们时而说霓虹语时而说英语时而用比划,HX无比...

161 = =2016/5/12 12:26:00

欧洲其他地方绿化如何
复活节去了德国,表太可怕……
=======
求8

162 = =2016/5/12 12:28:00

说到get国外人笑点,个人最能get到的大概是霓虹了,常年看番被驯化了
===
+1
作为一个欧洲公司er,身边很多欧洲人,天天跟他们打交道从来不懂他们的笑点,偶尔跟霓虹同事聊天,各种能聊到一块去...
而且我们时而说霓虹语时而说英语时而用比划,HX无比...
=========
N年以前跟霓虹同学聊天发觉很HX啊,完全没有很大的隔阂,可能也跟从小受霓虹各种二次元三次元熏陶有关吧

163 = =2016/5/12 12:32:00

国内大家总是过度"关心"你,总爱问些越界的问题,还是像西人"冷淡"些好,讨厌不是太亲密的人比如同事老板之类来问隐私问题,什么你家干嘛的啊,有对象没啊,想说关你屁事,雷人不自知,不回答还嫌弃你不合群,日子太难过了
=========
你不回答说是隐私呢,人家就以为你有毛病,不回答就是个卢瑟,心虚,就是过界越界,不少tc人的通病,他们好像从来就没这个意识一样

164 = =2016/5/12 12:32:00

过度关心国外是好点,反正就算有眼神或者背后议论咱也反应不过来
=========
+1,233333
===
这个倒也是,不过一般歪果仁不太会议论没结婚剩女啥的吧,国内大妈们太“热情”也是消受不起哈哈哈哈哈
========
也有的,之前有个男同学老外几年没谈,boss和他哥们还偷偷给拉郎配制造机会
反而对中国人不会这样,估计是怕说不定国内有一个呢

165 = =2016/5/12 12:39:00

刚刚看了支援中西部要把江苏本科名额调38k出去的新闻

江苏er想了下觉得移出去至少有一点好处

就是孩子考大学再苦也不可能苦过江苏了。。。。

======

看到了3.8万,江苏孩子确实竞争激烈

166 = =2016/5/12 12:41:00

我就认识一个清华大学毕业的硕士,来加已经十几年了,却一直从事低端体力劳动。这样的例子,在加拿大笔笔皆是。有人调侃说加拿大有着全世界学历最高的出租车司机、餐厅服务员与体力劳动者。怪不得人们纷纷发出加拿大,艰难大;多伦多,苦难多的感叹。就连加拿大一些主流媒体都不得不承认,移民的加拿大梦日益黯淡,加拿大已经在事实上形成了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底层阶层(immigrantunderclass)。因此,在包括中国移民在内的各国移民中普遍流行着压抑、沮丧、无奈与绝望的负面情绪,各种肤色的移民们在网站上肆意发泄着对加拿大的失望与不满。

========

这种很多,就是干一些很低端的普通的工作,出租车司机,收银员什么的很多

167 ==2016/5/12 12:45:00

有个老阿姨的女儿,早年去了美帝后没找到像样的工作,嫁了个美帝LG,移了民,虽然物质上还行,但LG不忠,成天过的郁郁寡欢,后来得癌死了
据统计华裔和西人婚姻的离婚率高达77%
也有个嫁了绵羊LG的各种隔阂,说结了婚才知道中国男人的好

168 = =2016/5/12 12:47:00

sbwsn滚犊子吧

169 = =2016/5/12 12:47:00

呵呵笑话,说的好像有些社会底层wsn有多忠多好似的

170 = =2016/5/12 12:52:00

难道tc就没有这种的,167的wsn也不拿镜子照照你那副挫样

171 = =2016/5/12 12:54:00

这种很多,就是干一些很低端的普通的工作,出租车司机,收银员什么的很多
===
+1,明明移民混的都不人不鬼,非要留下来也是怕回国没面子吧,有几个人有汽车洋房啊,很多华人只是活在朋友圈,只晒假的不晒真的

172 = =2016/5/12 12:55:00

我就认识一个清华大学毕业的硕士,来加已经十几年了,却一直从事低端体力劳动
===
为什么我们一个常年挣扎在top10线上被人说没落了的学校的本科生,在加拿大做互联网公司的中层管理?
为什么一个top50学校的本科生在国内失业一年后,去加拿大读书之后并留在那边ZF做公职?
国内的“高端人才”出国当“低端劳动者”的比例是多少?他们沦落到那个地步硬是不回高速发展充满机会的TC?到底是他们自己的问题还是社会的问题?
就跟前几年有人炒作北大毕业生卖猪禸一样
把个例当普遍到底安的什么居心

173 = =2016/5/12 12:57:00

讲真,现在TC发展速度大于发达郭嘉,如果国内混的话成功几率会很大,国外阶层都固化了,至于空气食品问题那都是小事,事业成功才最重要

174 = =2016/5/12 12:59:00

其实国内现在也阶级固化了

前期高速发展所埋下的隐患在逐渐显现

175 = =2016/5/12 13:02:00

我就认识一个清华大学毕业的硕士,来加已经十几年了,却一直从事低端体力劳动
===
为什么我们一个常年挣扎在top10线上被人说没落了的学校的本科生,在加拿大做互联网公司的中层管理?
为什么一个top50学校的本科生在国内失业一年后,去加拿大读书之后并留在那边ZF做公职?
国内的“高端人才”出国当“低端劳动者”的比例是多少?他们沦落到那个地步硬是不回高速发展充满机会的TC?到底是他们自己的问题还是社会的问题?
就跟前几年有人炒作北大毕业生卖猪禸一样
把个例当普遍到底安的什么居心
====
别听你ls瞎bb,我还见过国内才三本,美帝top20双硕士呢,现在过得也不错,清华出来居然混那么惨,怪谁

176 = =2016/5/12 13:04:00

那个清华硕士也是奇怪,读个phd需要那么多钱吗?就算你没钱,居然当了十几年劳工,到底在干吗?

177 ==2016/5/12 13:09:00

感觉有三本生混进来洗白了,三本出国都靠造假,表脸,人家清华实打实

178 = =2016/5/12 13:24:00

哪科的硕士?
古代中文系的?
那确实是能理解

没有一技之长出去干嘛?
自己也认识同学在国外做过所谓的“低端工作”,超市餐厅都干过,但人家那是在找到称心的工作之前赚生活费用的
而且人跟人不同,我在加拿大两个同学,一个找到正式工作,据说第一个月还没“低端工作”赚的多,但是做了几年可以做管理层了,还有一个同学,觉得送外卖赚的轻松赚的多,也不用烦恼,一直以此为生,这就是区别吧
那些靠发文“清华大学学生在国外xxxxx”为生的,你们又要发多少贴能赚到吃饱饭?

179 = =2016/5/12 13:28:00

这楼是讨论移民的坏处,觉得外面怎么怎么好的进来干嘛?

180 = =2016/5/12 13:30:00

实打实拿到劳工工作签证出国的吗,也是挺好笑的

181 = =2016/5/12 13:41:00

这L里面有些GNS太实在
你们谁要是觉得出GUO好或者YM好
这个事情自己想好自己承担就闷声准备
多做考察多想想自己为了什么YM

其他人说YM不好
说的对的可以当成参考
至于那些夸大其词,扭曲事实的说法
表去讲理,反而要帮着他们宣扬
因为YM的人大退堂鼓的越多
竞争就越少
出了国还是主要是TCer抢TCer在国外的生存空间

182 = =2016/5/12 13:46:00

国内有过得开心的 移民有过的开心的
国内有过得人不如狗的 移民也有过得人不如狗的

这东西不都看人吗,清华在国外混成劳动阶层,那说明留在国内的话也荣华富贵不到哪儿去,还不如在国外安慰自己能呼吸新鲜空气呢,是吧。

183 = =2016/5/12 13:55:00

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ym的坏处
所有坏处我都能接受
问题是没有好的目标啊

欧洲发展迟缓,失业率高,绿教ruqin
美国,不太喜欢老美
加拿大没有就业优势(本行业)
澳洲没有就业优势(本行业)
新加坡还不错,不过轰轰烈烈ym一次去那么小的国家,跟闹着玩儿似的...
霓虹,不是ym郭嘉

184 = =2016/5/12 14:14:00

澳洲物价相对高,晒史个人,缺水,新加坡,一言难尽

185 = =2016/5/12 14:17:00

LS能多说点xjp的情况么
认识两个人YMxjp了,但是生活跟工作还在TC,觉得还不错

186 = =2016/5/12 14:20:00

我就认识一个清华大学毕业的硕士,来加已经十几年了,却一直从事低端体力劳动
===
为什么我们一个常年挣扎在top10线上被人说没落了的学校的本科生,在加拿大做互联网公司的中层管理?
为什么一个top50学校的本科生在国内失业一年后,去加拿大读书之后并留在那边ZF做公职?
国内的“高端人才”出国当“低端劳动者”的比例是多少?他们沦落到那个地步硬是不回高速发展充满机会的TC?到底是他们自己的问题还是社会的问题?
就跟前几年有人炒作北大毕业生卖猪禸一样
把个例当普遍到底安的什么居心
====
别听你ls瞎bb,我还见过国内才三本,美帝top20双硕士呢,现在过得也不错,清华出来居然混那么惨,怪谁
---------
同学三本毕业+出国留学,毕业5年内英驻sh使馆工作人员随元首出访。当初成绩优异,尤其擅长口译。三本混得好的也很多,看每个人怎么在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领域打拼。

187 = =2016/5/12 14:26:00

三本毕业生借移民L洗白,画风也是清奇

188 = =2016/5/12 14:35:00

洗白这词都用上了,人家lss明明是说工作靠实力好嘛,清华毕业又怎样?可能也是个只会死读书的呢,我高中同桌就是高考状元清华的,也就一般人吧,这年头会办事的不如会来事的

189 = =2016/5/12 14:41:00

觉得父母这个问题无解

我还没找到成功处理的案例,,,,

190 = =2016/5/12 14:43:00

会来事是指啥,拍领导马屁啊还是上领导船啊,三本生果然语出惊人

191 = =2016/5/12 15:12:00

她硕士毕业后没有能够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就业市场上谋得一职,还是靠着婚姻这条捷径才勉强留在了美国。结婚生子后,更是心安理得地在家里做起了家庭妇女。凑凑和和的婚姻以及枯燥乏味的生活使她患上了严重的忧郁症,而在当时的中国,绝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忧郁症为何物。每次我们通电话,她都向我抱怨美国不是个好地方,美国人没有文化,在这里生活没有意义。

192 = =2016/5/12 15:18:00

然而,由于经济形势的日益恶化,就连土生土长的西方白人都深感一职难求,更何况是这些操着洋泾浜英语的中国移民。在我所认识的中国人中,几乎所有人的移民生活都是从打labour工开始的

193 = =2016/5/12 15:19:00

这些高学历的外国移民,在本国都是经理、医生、教授、专家、学者甚至Zheng__Fu官员,来到加拿大后却被一下子打到社会的最底层,做着本地初中生都不愿意做的低级体力劳动。这些人中那些英语好、专业好、情商高、运气好或有关系的人,或许会在经过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后,逐渐找到中低级的办公室工作,但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将被加拿大社会永久地订在低端体力劳动者的位置上,只能将翻身的渺茫希望寄托于下一代了。但在发展停滞、阶层固化甚至经济负增长的加拿大这又谈何容易!

194 = =2016/5/12 15:20:00

在加拿大,不管你做的是什么工作,都丝毫不敢稍有懈怠,因为失业的命运会随时降临到任何一个人的身上。我认识一个曾在国企任高管的中国移民,虽然已经在加拿大找到了高薪工作,但在公司裁人时,吓得直流鼻血,但最终还是没有逃月兑被裁的命运。另一位曾在首钢工作的工程师,由于害怕解雇,竟然得了焦虑症。

195 = =2016/5/12 15:27:00

这L各种画风清奇,长篇大论,没法看了

196 = =2016/5/12 15:34:00

哇,yimin好可怕哦,你们这些妄想离开zuguo的无脑失足少女们,看清事实吧

197 = =2016/5/12 15:35:00

事实就是中国移民99%出国后只能永远当底层,楼里那些一口一个混的好例子只不过是YY罢了

198 = =2016/5/12 15:37:00

那个长篇大论的案例是哪抄的啊,雷死

199 = =2016/5/12 15:39:00

国企吃皇粮的例子还拿来说啊,国企高管是什么个情况大家清楚,出国活不下去再正常不过

200 = =2016/5/12 15:46:00

在本国都是经理、医生、教授、专家、学者甚至Zheng__Fu官员,来到加拿大后却被一下子打到社会的最底层
===
粗体出国不当p民难道还想手握特权作威作福?

跳转→首页主版外传 黑犬J禁万能站务Johnnys-BBS图志 photo购物 shopping

359100条/页,4页

1 2 3 4
ZB回复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