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非黑2008/1/16 10:36:00
49 我是伪学术2008/1/16 11:55:00
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 要说偶然 所有的事情都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 就像楼主偶然看到了“大神”的剧 偶然知道了JXQ? 偶然在bbs 盖了一栋势必下沉的楼。但是这一切联系在一起 又成了我驳斥楼主的必然。
-----------------这世纪的,超过30%的三部,美丽人生,HERO,GOOD LUCK
BL? 虽然同类题材越来越多 但是舒缓但不拖沓的节奏 演员内敛收放自如的表演 我个人认为后来者很少能赶上这个高度
另外这种自然不戏剧的风格在日剧中很少见到? 历来日本演员和制作团队都带着明显的舞台剧和小品剧的痕迹 生活化的演出技巧并不多见 。这也是为什么bl 能在亚洲范围内被广泛接受的原因
HERO? 的魅力如果年纪太小的观众 应该很难体会到 剧情本身包含的一些社会理念 他在日本大红的原因有一点不能忽视
就是对现实很好的描述 同时又表达了一些成年人在社会妥协之外不能被磨灭的理想情绪。是70年代的中流砥柱内心悸动的最明显又最隐晦的青春怀念 。70年代成长的那代人 和在70 年代度过青春岁月的那代人 他们的性格形成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主要是学生运动的兴起)
GL 应该说有些人会有诟病 说剧本的不深刻或者和社会理念以及木村本身成长的不协调 但是这种好看又吸引人,剧情跌宕演员表演饱满的狗血剧 放在2006年以后的日剧当中我想还是能够翘首的 不过总体来说 木村的剧对现在90后成长的一代 吸引度肯定不如校园剧 中学生成长中肯定会有自己人生特定的审美趋向 总觉得 个人有个人喜好 不用强求
60 = =2008/1/16 12:50:00
请问这里有拓家的吗?有的话可以歪一下楼说说老黄历,因为想听历史……
据我小白所知
1.gift的档不是热档,剧本剧情都属于另类,所以收视不高(对于他本人纪录而言)很正常
2.高收视其实从LV已经开始,长假收得高是大时代背景经济衰退、剧本有相对话题性(姐弟恋)、演员表现出色带来的
3.LG,剧本其实很平凡,但是由于LV的铺垫,LG成就了国民情侣,收视瞬间最高是男主角被女主角剪掉马尾辫的一幕,其实大家就是想看kimutaku被毁掉标志性形象……
4.美丽人生高收,剧本+演员的效果,而kimutaku带来的惯性收视也已经形成了,残障恋不少,但心Wu_jie限的提法不多,最后结局也不是一般的悲剧式结尾,而是“对不起,谢谢”的升华
5.HERO,其实据闻cx并不看好,宣番也比较少,放在第一位宣传的是同台另一部作品。但国民情侣相隔4年重新主连多,算一个卖点,kimutaku结婚则双刃,少了伤心离开的fans,也多了些好奇的观众,人气会如何其实当时大方向还是疑问的,但很厉害的一点是,这部作品主配staff,全都高水平(连配乐也属经典),一个不拉的把剧演得让你不想转台。而没有超越美丽人生最后一集纪录的原因,是剧情单元式,感觉没有特别的高朝戏造成的效果~
6.GL高收,kimutaku制服效应+配役强劲,最重要的还是大环境,大家努力了几年,依然不景气,所以需要一个热血的职业人士告诉大家,为了理想努力工作,明天一定更美好,这个老掉牙的道理……
7.空星撞世界杯、人物设定相对边缘,剧情也不少漏洞,收视成绩已经很不错了~
8.华丽,之前有专帖讨论过,不多说了
小白言论到此,请多多指教~
90 LZ,觉得你没逻辑啊2008/1/16 15:58:00
22% 24%就是高收视率,这样说吧
如果木村部部都22%,他还是高视率保证,日本还是没人在日剧上可以跟他比啊
你不能bs木村有过几部在30%以上吧
还有你说pride,星星好,我真的觉得这是你个人感觉了,这戏混在日剧堆里都不能算是好的,编剧漏洞太大,当然剧好不好和喜不喜欢没有必然关系。不过《空降》收视率其实很神,高得很变态,那时候世界杯啊...
你说华丽一族好,你有研究过日剧收视率,应该马上能知道这剧明显不是大众剧啊。如果华丽倒30%是什么概念,这等于说在家能看电视的都在看华丽(在宅率就这点人),那可能吗?看着老爸把有志青年往死里整,听一堆银行数语。
你的love论,结婚论,制服论,都是根据结果在推论所谓话题啊...这要是能推高收视率,那事务所都改变策略不隐藏明星恋情了,制服诱惑..汗以前还都说木村最佳牛仔库代言人,还是想说木村穿什么都有人看...那他穿不穿也就无所谓了吧。
其实日本那批一直在研究收视率的人早在01年就归纳出来木村的剧平均会拉高10%的收视率,按题材按编剧来考量,这个定式这几年还成立,这就是木村厉害的地方
100 ==2008/1/16 16: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