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究一下红胖这句话……

打印

2727条/页,1页

1
您是第3451位读者

楼主 扒拉扒拉2008/1/25 21:06:00

我不做没有爱的性。

一日看该同学语录的电子书无意间瞄到……

扒灰,求出处……

2 HD之人2008/1/25 21:07:00

如果我没记错,

06con

3 - -2008/1/25 21:07:00

con上说的

有答案了,可以沉贴了

4 火星来的裸女2008/1/25 21:15:00

LZ,今天我都拉了多少人跟我回火星了

再开L我要收导游费了

5 --2008/1/25 21:15:00

我觉得跟他做很难
要注意下表碰到他的锁骨
否则会很难堪得暂停。。。jiong.....

6 ..2008/1/25 21:16:00

7L我笑翻了

7 - -2008/1/25 21:17:00

10L我笑喷了

8 .....2008/1/25 21:18:00

你赶紧忘记他吧

9 ooo2008/1/25 21:18:00

我觉得跟他做很难
要注意下表碰到他的锁骨
否则会很难堪得暂停。。。jiong.....
======
平时那里是禁区
到那个时候就不是了~~XDDD

10 = =2008/1/25 21:21:00

ooo2008-1-25 21:18:00
我觉得跟他做很难
要注意下表碰到他的锁骨
否则会很难堪得暂停。。。jiong.....
======
平时那里是禁区
到那个时候就不是了~~XDDD
============
PIA你们个不CJ的////////

11 00000002008/1/25 21:22:00

他这话很正常,没什么可8?的

12 = =2008/1/25 21:48:00

单纯想说,扒灰这个词不是特指公公和媳妇乱搞的么

出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

13 突然想起来2008/1/25 21:59:00

要注意下表碰到他的锁骨
否则会很难堪得暂停。。。jiong.....

==========

他要是怕碰那里的话可以带围巾

14 - -2008/1/25 22:01:00

要注意下表碰到他的锁骨
否则会很难堪得暂停。。。jiong.....

==========

他要是怕碰那里的话可以带围巾

----------

我以为那个啥可以带上我们一起呢

围巾。。。

15 扫盲尊重要2008/1/25 22:04:00

单纯想说,扒灰这个词不是特指公公和媳妇乱搞的么

出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

=========

仰视17L……

16 369742008/1/25 22:07:00

同仰视17楼。。。

7楼真是HD的人呐。。

36974

开始8CJ

  • RP:1861
文:824 分:4331

17 - -2008/1/25 22:11:00

我觉得跟他做很难
要注意下表碰到他的锁骨
否则会很难堪得暂停。。。jiong.....
======
平时那里是禁区
到那个时候就不是了~~XDDD
----
可是那个真的有这么敏感么- -平时碰碰无所谓啊又不是在ML,怎么反映也这么大啊

18 LZ火星归来……2008/1/25 22:16:00

锁骨是好物……

民那,请自由地歪吧……

19 那啥2008/1/25 22:20:00

啊 儿子啊 妈好想你啊 ~~~~

20 扒灰2008/1/25 22:21:00

“扒灰”原为何意?原指王安石“关心儿媳”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扒灰也写作爬灰,清人王有光所著《吴下谚联》解释这两个词,关于“扒灰”是这样说的:过去有座庙香火特盛,附近住户就偷偷跑去扒取香炉中锡箔纸钱的灰,从中淘出锡来卖钱,扒灰为的是偷锡,所以用来隐指“偷媳”。

????《红楼梦》里焦大骂贾府“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通行本在这儿加了一个注:扒灰,公公与儿媳妇私通。但没说为什么扒灰表示这样一种意思。

????扒灰也写作爬灰,清人王有光所著《吴下谚联》解释这两个词,关于“扒灰”是这样说的:过去有座庙香火特盛,附近住户就偷偷跑去扒取香炉中锡箔纸钱的灰,从中淘出锡来卖钱,扒灰为的是偷锡,所以用来隐指“偷媳”。另一个清人李元复在《常谈丛录》中则说,扒灰即在灰上扒行,会“污膝”,故用来隐指“污媳”。

????但王有光解释扒灰没有沿用谐音法,而认为这词源于王安石与他的儿媳之事。王安石的儿子王雱早死,儿媳独居小楼。王安石不放心,暗中前往察看,儿媳“错会其义”,以为公公有意于自己,就在墙上题诗,有“风流不落别人家”之句,王安石赶紧“以指爪爬去壁粉”。事情似乎就这样结束了——然而《吴下谚联》在这儿加了一句意味深长的结语:外面流传的扒灰之语,就是打这儿来的。很显然,许多人是认定王安石有扒灰行迹而津津乐道了。以前常看一本民间文学刊物,那上面曾刊载这故事的现代语文版,说王安石和儿媳把暗通款曲的纸条儿埋在灶灰里,乘无人之时偷偷传递。说得这样有鼻子有眼,讲故事的人就仿佛赵树理小说里的说法,“公鸡下蛋亲眼见”。

????史载,王安石确实曾对儿媳庞氏做过一件轰动一时的事。王雱是个神童,长大后又颇有政治野心,受挫折后犯精神病,觉得儿子跟自己长得不像,就疑忌起来,千方百计欲杀之,结果小孩“竟以悸死”。王安石同情庞氏的处境,决定让他们离婚,还为她选定了合适的对象,像嫁女儿一样把她嫁了过去。同时还有个兵部员外郎侯叔献,继配是个悍妇。侯死后,皇帝担心她虐待前妻之子,特意下了一道圣旨替侯叔献休妻,当时人们把这两件新闻编成两句话说:王太祝生前嫁妇,侯兵部死后休妻。王雱当时任太常寺太祝之职。

????想来,最初的传闻应该是这样的:“王安石很关心儿媳,毅然解除她与精神病儿子的婚姻。”但有人可能听到前半句就已经浮想联翩,墙上题诗或灶灰里埋字条等情节纷至沓来,于是最终大获流行的便是王安石如何“关心儿媳”的暧昧故事了。

21 扒灰2008/1/25 22:22:00

扒灰,民间指公公与儿媳妇发生不正当的两性关系。看过《红楼梦》的人对焦大骂街一段想必留有印象:“扒灰的扒灰,偷小叔子的偷小叔子。”其中的“扒灰”即是暗指贾珍与儿媳秦可卿的不正常关系。可见“扒灰”一词早在曹雪芹的时代就被人们广为使用了。

何以将翁媳乱伦称“扒灰”?其语源说法不一,流传较广的一说认为源于王安石的故事。王安石之子王??,早年辞世,其妻青年守寡,另筑小楼居住。王安石出于对儿媳的关心,经常去探望她。而媳妇却误解了公公的意思,以为王安石心怀不轨,于是提诗于壁,以明心迹。王安石见了题诗,颇为尴尬,即以指甲扒去壁灰。于是便有了“扒灰”之说。“扒灰”亦称“爬灰”,爬灰必污膝,“污膝”与“污媳”谐音,故称翁媳乱伦为“爬灰”或“扒灰”。

我对这个说法的许多细节都持有异议。

王荆公为人不择形迹,不拘小节这是事实;从关心的角度出发,去探望一下寡居的儿媳(假如真有这么一位儿媳妇的话)以他的性格似乎也做得出,但说到他对儿媳妇有什么企图却着实令人难以置信。首先,王安石是极爱王??这个儿子的,据说他纵论天下人才,以王??为第一,认为可以继他为相,可见对王??的期待和赞赏。王??死后,王安石痛不欲生,对他的怀念也与日俱增,始终不能释怀,又怎么可能做对不起儿子的事呢!其次,王安石人格高尚。对他的品行,即使是苏轼、司马光这样的政敌(注意,是政敌)也是只反对他的政策而不否定他的为人。前者称他“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后者称他“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可说是赞许有加。史书中还记载着王安石拒绝纳妾的故事,就连夫人主动为他买来的都坚持退回去,终身与夫人相守,这表明他对爱情是专一的,这在奉行一夫多妻制的封建社会里实在少见。试想,这么一个有着“卓绝之行”的人,这么一个有着“过人节义”的人,这么一个连妾都不肯纳的人,怎么会打儿媳妇的主意,做那种“污媳”的龌龊事呢!作为王安石的家人,儿媳对公爹的情怀和品行本应十分了解,怎么可能将公爹的好心探视看成是心怀不轨呢?这与理难合。

所谓王??的媳妇另筑小楼守寡一说也大有可疑。因为王安石的时代还没有在社会上形成后世理学所倡导的“从一而终”的节烈观,妇女离异或死了丈夫而改嫁在当时是很寻常的事。即便是理学盛行的南宋,女人改嫁也并不罕见,我们知道的李清照、唐婉不都曾嫁了二夫吗?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王??的媳妇是不是一定要为王??“守寡”呢?就算她愿意守寡,守就是了,似乎也没有必要“另筑小楼”。史称王安石一生清廉,不置产业(包括房屋),就连家里的床都是借用官家的(后被收回),怎么可能为儿媳妇“另筑小楼”?这既不合世情亦不合实情。

再说“题诗于壁”的事。如果确有其事,那么题的什么诗?发布消息的人既然知道此事,那就应该也知道诗的内容,可那首诗又在哪里呢?怎么我们都看不到?这就不能不让人怀疑制造消息者的别有用心。我们知道荆公两次人相,锐意改革,得罪了不少人,许多人恨之人骨。他下野后,反对派当权,一些人对王安石极尽诋毁之能事,制造了不少有损王安石形象的流言,什么“眼中多白,乃姧臣之相”;什么“外示朴野,中藏巧诈”;什么“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把个政绩卓然文采飞扬人格高尚的王安石说得极其卑劣猥琐,哪里还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的半点光彩。中国人诋毁人的功夫那是世界一流,落井下石的功夫也是罕有匹敌。当年苏东坡反对王安石变法,不是也受到很多人无中生有的诽谤和围攻吗?一个“乌台诗案”差点要了他的命。以彼推此,这个所谓的“扒灰”之说,估计就是朱熹之流那诸多中伤之箭中的一支吧?所以,说“扒灰”源于王安石,我是不信的。

倒是清人王有光的说法比较可信。他在《昊下谚联》中说:过去,神庙香火旺盛。为敬鬼神,人们往往大量fire涂有锡箔的纸钱。天长日久,锡灰渐多,庙祝将锡灰出售,可获很多钱。消息传出,贪利之徒就往往到寺庙中偷扒锡灰。“扒灰”即偷锡。锡与媳同音,故将翁媳不正常的关系称为“扒灰”。

还有一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过去民间生活用具多为锡质。农民往往叫锡匠到家中来铸造。锡匠偷锡,只有将锡藏于灰中,待无人时扒出取走。锡、媳同音,人们便将“偷媳(锡)”称为“扒灰”。

22 扫盲尊重要2008/1/25 22:24:00

25L很好很强大

关键词很黄很瀑力

跳转→首页主版外传 黑犬J禁万能站务Johnnys-BBS图志 photo购物 shopping

2727条/页,1页

1
ZB回复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