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08/2/25 15:56:00
| |
2 ==2008/2/25 15:58:00
3 ==2008/2/25 15:58:00
刚的性格中有太多纤细敏感的一面,即使表面上看起来一如既往地平静,但平静之下是深藏不露的紊乱和不安。易怒当然是一个方面,也越来越不自禁地掉眼泪。在《溺爱logic》中称女人是恐怖的生物,但还是乐此不疲地站在女性的角度抒发自己的人生观。演唱会上即使只有自己一人也会很开心。这种心理,和自我孤立有些许接近,刚必修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内,连光一也会觉得捉摸不透,这便是他力场强劲之处。模棱两可,有时是一种距离感。刚所谓的美学,在以前看来算是做到敬业,如今却变成背叛。“就让我看起来又强又好像不强,谁都发现不了我的实力。”无奈是众人以为他品位低下。刚曾说想帮光一打理服装,什么都想涉人别人的生活,实际上自己才是最寂寞的人。村上春树说,不是双胞胎的人,看着双胞胎在一起无话不谈的样子,就觉得自己的另一半好像不知跑去哪儿似的。刚也在《街》中表达了这种意思,有了你,才能让我展翅高飞。反偶像在这里体现到极致。
在演唱会前刚曾说:“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就因为我们是偶像……所以我们就用眼睛盯着大家看,让大家觉得很惊讶……我才不想办一场让大家听得舒舒服服的演唱会,这样太让人喘不过气来了。”近几年的读卖新闻作过类似的报道,表明如今课堂上学生顶撞老师,学生厌学及青少年犯罪率已呈直线上升状态,日本的年轻一代令人担忧.刚曾说现在的男孩都很软弱,在《热血教师》中,则在新干线上大声斥责两个漂亮的女高中生不给孕妇让座,结果却惹来整车厢人厌恶关西人的眼神。社会舆论更纵容那些离经叛道而不是中规中矩的人,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人放松了警惕,这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刚的世界在此时开始蹦坏。
二
童年的刚其实并没有经历过多少毁灭性的挫折,家庭是富裕而和满的。但在如今清贫的奈良看来,公园里平躺的石碑却会留给观光者滑稽可笑的印象。从小不愁衣食,不乱发脾气,似乎是个乖小孩,理想的童年状态。战后日本人的培育方法普遍都延续了这样,
在幼儿期给予儿童特权和娇纵的生活,养成他们天生的优越感,然后,在成年挫伤他们的优越感。也许光一的优越感在进事务所的那天起就消失殆尽,所以这样的日本人才更给人不遗余力奋斗最后成功的真实感觉。“我从小就是在赞美声中长大的。”刚曾经这样自傲地说过。然而这样的培育方法只会令人的叛逆期无限延后。而且更不妙的是刚天生的性格。不断自我反省是人善的极端表现,极端固然不是好事,积累了压力也是不向人倾吐的类型,举个极端的例子,梵高是在无辜的反省和不平中自煞的。
那么刚的这些压力如何发泄?在身上作些修饰,但这只是极小的一部分。从物质层面上来讲是药物治疗,从精神层面上来讲是音乐。药物当然是最直接的治疗方式,包括过呼吸的症状出现时。很多迹象表明刚不止一次地以身体的本能抗拒来讨厌某些演出及活动,这种惯性自小就始,一直未能根除。而在艺能界又能借此炒作,偶像的这种身体缺陷可以成为冠冕堂皇的个性写照,令众人为之动容。
抑制紧张的情绪时西药有很大的副作用,刚的身体变化,不完全由食物和所谓的酒精所致。一方面以食物来填补实际的饥饿感和孤独感,另一方面,被强制地输人稳定身心的药物。为了形象这种修整是必须的。命运在进事务所那天起就已被操控。并不是偶然,刚选择了这个时候蜕变,我用“扼杀”来形容此时他内心受创的外部原因。
对感情无与伦比地执着,导致后来遭到事务所封杀的命运。对音乐无与伦比地执着,导致KinKi?Kids不合的传闻。压力自四面八方即使是熟人处袭来,惶恐之余以为所有人都在无视自己,最后将自己潜意识里的病根激将出来。我是该庆幸刚在此时找到了自我,长久地按部就班只会使人在混沌中越陷越深而已。所以,他将小时优越感的自己彻底地推翻了。月兑离了别人的保护才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来。被社会挫败一次后,认识到人只能靠医学来维持病态的生命,这种物质的东西令自己痛苦不堪。生理学上讲大部分年轻男人体形变化的症状都会导致女性化的趋向,加上善变的个性,如今看到刚的种种外在修饰,并不需要奇怪。
5 ==2008/2/25 15:59:00
| |
| 自我设定的世界和努力的结果月兑节。这是日本教育或者说日本传统给予人在成长期一个错误引导的最终结局。过分的自信使人忘记了对过高的台阶的不适感。常有资料显示,日本死亡率高的一代,不是穷苦无知的下层人士,更不是悠闲而高智商的白领阶级,而是整日打拼的中产阶级。许多人在成人后才了解到社会的可怕。刚天真地认为坦诚待人则必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但如今的与人疏远已明确表示了态度。KinKi?Kids也一样,本质上来讲,两人只是优秀的工作伙伴,优秀到连朋友也不是。其余一切的关系都只是皇帝的新装而已。这是商业和个性差异令原本可能成为无坚不摧的两个关西人在行动上最终分道扬镳的证据。刚太过于注重精神上的满足感,目标也过于美化而趋于幻想,而光一太过执着于工作本身而不是工作本质,用烦琐的工作来淹没童年的梦想。 日本人的团队精神为人所折服,隐藏在团队合作之下的是不适合竞争的生命本质。在一起共事的两人无法在对方面前显现出强势的态度,常常是谦让有理的。只有在单独表演时,那种不输于任何人的欲望才显现无遗。七十年代末出生的人有日本经济起飞时的残象,他们往往不像八十年代出生的一群喜怒宜于言表,他们的传统和保守仍禁锢在大脑里。即使是私事不相商谈,他们也会找不到理由来澄清这种简单的问题而产生朦胧感。而我永远不相信世界上有互不抱怨的工作伙伴,偶像不是圣人。或者因为无法在相处时用言语表达个人的意见,于是只好用行动来证明自己和对方的截然相反。于是,本来可以有共通点的两人也最终放弃了与对方的相融面。能以相背的个性而相处愉快并且成功的原因,简单来说就是关西人天生圆滑的性格和染泡了多年的艺能界。 服务、表演业是所有第三产业中最辛苦的。进艺能界这种事,《好莱坞重案组》中福特和哈奈特有段对话: “If?you?don't?want?to?be?a?cop,what?do?you?want?to?be?” “I?want?to?be?an?actor.”…… “You're?gay.I?can?deal?with?that.……Why?do?you?want?to?do?something stupid?like?acting?” “Because?it's?my?bliss.And?I?have?to?follow?my?bliss.” “Turning?into?Oprah?around?here.”…… ? ================ 全文完 |
66 lovelovelovej2008/2/25 16:57:00
“If?you?don't?want?to?be?a?cop,what?do?you?want?to?be?”
“I?want?to?be?an?actor.”……
“You're?gay.I?can?deal?with?that.……Why?do?you?want?to?do?something
stupid?like?acting?”
“Because?it's?my?bliss.And?I?have?to?follow?my?bliss.”
“Turning?into?Oprah?around?here.”……
-----------------------
感觉我要打嗝了...
OH NO
开始8CJ